第1章:人类的初步开发与动物新语言的诞生
金星岛南部有一片极富生机的白桦林。按照正常的气候带分布规律,群岛纬度位置靠近赤道,属于热带地区,喜凉的白桦不会自然生长于此。然而在阿波罗气息的特殊影响下,岛上的气候极其温凉,不时会有少量降水。考虑到基地的宜居性,克莱登.韦伯先生的第一座科考站——五间平平无奇的小木屋(一间仓库,一间实验室,一间卧室,一间书房和一间厨房)就建于白桦林的边缘地带。此处离人类移民的营帐和工地差不多有20公里远,可以使他几乎不受任何打扰地进行研究。
经过韦伯近一个月的观察,他已经对动物发生的变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他在岛上所看到的大中型动物和高等动物开始展现出明显的智慧,甚至发现过一条来到岛上的流浪狗能够学习附近营帐的人类,口吐几句基本的英文。他甚至能理解其中的部分词汇,这给了韦伯极大的惊喜。但他并没有发现这些动物有外界研究者所言的异能化倾向,研究陷入了困局。这几天他一直皱着眉头苦恼的思索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异能化样品。
阿波罗元年8月18日,他的研究出现了突破。他观察到了十几只肥硕的老鼠与一群红火蚁(据他目测已经超过了一般火蚁聚落的30倍)发生的冲突。这场冲突的目的是为了争夺一个地穴,原本这个地穴是老鼠的聚落,但火蚁也挖通了隧道到达此处。这些老鼠很聪明,并没有硬碰硬,而是先撤出了地穴,推来了一个人类弃置的积有大量雨水的水桶。
韦伯先是感叹老鼠对于工具的用途和理解已经达到了如此程度,但他明白,这些水即使能暂时驱逐火蚁,也会使地穴不再宜居,况且水量还远远不够。没想到,领头的老鼠非但没有把水倒入地穴,反倒是开启了一段令人费解的吱吱吟唱,随着吟唱声变得愈加有节奏感,水开始变了颜色,散发出金色的光辉。克莱登.韦伯震惊地合不上嘴,不过随后他就一阵狂喜,他意识到自己终于见识到动物异能化现象了。
随着这些金黄的水被倒入了地穴之中,火蚁纷纷来到了地表,一大半都沾染了金色液体,那些沾染金色液体的火蚁如同僵尸一般向过去的同胞发动袭击,火蚁一族方寸大乱,节节败退。老鼠们趁机对火蚁发起踩踏式反击。韦伯躲藏在一棵树后,目不转睛的观察这场争斗,并取出随身携带的相机记录下这令人难忘的一幕。
在“内鬼”的干扰下,火蚁一族很快溃不成军,就在韦伯认为老鼠们即将胜利之时,事情又发生了反转。近万只火蚁自发抛下其他同伴聚成了一个巨型球状物体。该蚁球形成的那一刻,几团火焰从中央窜出,点燃了整个蚁球。蚁球燃起的火焰仿佛活着一般,飞向空中,分散成数个火星,向一群老鼠以及被沾染金色液体的傀儡火蚁飞去,傀儡火蚁们没有躲闪,很快被燃烧殆尽。十几只老鼠一下乱了阵脚,飞奔着试图逃跑,但除了两三只未沾染火焰者外,余者皆被火焰焚尽,只余一地黑灰。火蚁一族通过惨烈的代价夺取了胜利,而这些火焰在失去载体之后没有继续燃烧到地面上,而是直接熄灭了。
鼠蚁之斗突如其来的反转,引发了韦伯的思考:在大中型动物身上少有的异能化现象却在小型动物身上观察到了;老鼠比蚂蚁更高级,异能者的数量却远远少于蚂蚁。虽说孤证不立,但他基于此产生了两个猜测:体型小的动物比体型大的动物更容易产生异能化现象;低级动物比高级动物更容易产生异能化现象。这两条猜测也为他后续的实验所证实,被确立为动物异能化研究中的两条基本规律。
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会性昆虫,蚂蚁不仅是动物异能化的典型样本,还是动物新语言的构建者。就在“开岛人”忙于证实自己的结论之时,最早的跨动物种族语言诞生于特洛伊岛东部的放牧蚁部落中。在阿波罗气息的影响下,几乎全群岛的蚂蚁视力都大幅度提高,这为放牧蚁照料蚜虫提供了很大便利。但两者语言的不同,使蚂蚁无法更明确获悉蚜虫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放牧蚁的一部分有心灵能力的异能者研究了三天三夜,最终找出了一种通过阿波罗气息与蚜虫进行交流的语言,所有的放牧蚁和蚜虫都可以以秒速学习运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