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五节 互联网制造-第2/3页





    对制造业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杜立鼎也看法一致。只是不同于郭宏兵只能想出来节衣缩食这样的方法,在杜立鼎看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还是要靠新的运营模式才好。

    而他想到的运营模式就是日后会被炒得火热的互联网制造——因此,他才会把石墨烯电池作为自己的突破口。

    其实石墨烯虽然被杜立鼎抛了出去,而且现在也炒的火热,可是这东西连一个工业化的生产体系都没有,自然也谈不上什么盈利。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再从生产线上变成产品,最后再从高成本的特殊用途变成民用产品,这其中需要走的路还很长,想要走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然而话虽如此,却不妨碍这个话题被炒火了。靠着石墨烯的技术,电池会成为能源发展的未来模式,这也成了现在最常见的一个说法:这个说法杜立鼎很满意,因为这本来也是他煽风点火的。

    事实证明,这火一点起来,电池这个产业也会受到更多的重视。诚然,在没有真东西以前,它还是不太会被关注,可是,只要关注能够带来帮助其实也就足够了。比如说郭宏兵投资之后,想要去申请一部分国家的科研基金自然也不成问题,这就很不错了。

    有这一部分钱,南孚自然就可以聘请专家学者,搞起来公司的科研机构。某种意义上说,这其实就已经是不花钱的解决了研究资金问题了。

    当然,也许短时间内他们研究不出来什么东西,可能还需要更大规模的投入,但是那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这个方法肯定不是投行——杜立鼎对于投行一向缺乏足够的信任,在他看来,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这才是最好的发展模式。

    而如何让制造业实现自产自销?一来是别太指望他们立即赚钱,二来自然就是搞些新的概念来忽悠一下。

    有些时候,市场就吃这样的忽悠:美国的三大汽车干的都快破产了,但是特斯拉自称电动汽车,就一下子把市值炒高了;南孚20年国内销量第一难以上市,但是石墨烯电池公司就可以大量上市;甚至就是手机,电视,家电这些东西,在未来的日子里面,只要编出来一个好听的概念,挂上‘智能’这两个字,就可以好好炒作一番,让公司名声大振。

    制造业和互联网扯在一起,总是能够骗钱不少的。虽然在杜立鼎看来,这样的所谓制造业+互联网的做法有些可笑,光靠哗众取宠实在登不了大雅之堂,但这办法却行之有效。

    想要研究出来出色的产品,总是要花钱的。就算是杜立鼎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可工业化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没有足够的资金,也就没法去搞研究。杜立鼎可不准备把自己的资金全都投入到这里,因此借用股市里的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为了这个正确的目的,用一些邪门歪道的手段也没有什么。他自问搞互联网制造目的是为了发展制造业,这总比起来某些人拿着钱泡了明星,到美国买了别墅大喊下周回国要强。

    而这也是他选择南孚的重要理由之一。

    “南孚这个公司的负债率极低,一直都是不到20%,甚至最低的时候到达了11%,这简直是个奇迹。而他们还有大量的市场份额以及极为出色的营业额。这样的公司,要不是背后股权太分散,闹得太过激烈,怎么也不至于闹到上市失败。”

    南孚最近上市失败,在杜立鼎看来是一件蛮奇葩的事情。这倒是也映射出来了国内一些公司那些层出不穷的内部问题。据杜立鼎所知,现在的南孚内部就有人非常不满被国内的土包子收购,而是非常想要把公司卖给外国人——他们认为要是吉列收购了南孚,南孚就能够走出国门,开辟国际市场了。

    这种认为吉列会允许收购来的干儿子和亲儿子金霸王竞争的想法无疑很天真,可是竟然在南孚还很有市场。对这样的想法,杜立鼎也只能装作不知道:现在他在这里力量毕竟还是有些单薄,想要把这帮蠢货扫地出门也得等一阵子再说。

    而等到把他们扫地出门了,自己也就可以拿出来自己的技术,把石墨烯的化学制备法先搞出来。靠着这个技术,他也可以宣传一阵子,让南孚趁机上市。有了这些钱,南孚足以顺利的搞起来研究,实现自产自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