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背后的势力



  第97章 背后的势力

  她还是心有侥幸地说:“或许,是有那么一个女子是皇上心仪之人,只是并非是我,二郎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孩子……”

  杨慎却道:“或许事实真相如此。可如果万一二郎是龙种,你可想过自己的下场?”

  秦柳心中一个咯噔。

  杨慎继续说道:“刘阁老担任阁臣近二十年,朝中文官多数是他的门生故旧,就连我父亲,也被视作刘阁老的门生曾被调离到南京。两宫太后、皇上不会坐视皇子有如此强大的母家。二郎若被迎回宫中,大明朝的天下恐怕没有你的立锥之地!”

  秦柳感觉一股凉气从脚底心直冲天灵盖,脸色发白,有些站立不住。杨慎赶紧伸手扶住了她。

  难怪朱岳要自己躲到草原上来!难怪他要把二郎掉包!

  他一定知道实情!

  秦柳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缓缓说道:“保国公府的朱岳,在这里头扮演了什么角色?”

  杨慎愣了愣,思索片刻才道:“保国公府是弘治朝最受重用的第一勋贵,朱岳自幼是皇上的伴读,又比皇上大了五岁,犹如兄长一般,与皇上感情非常深厚,经常同进同出。当年礼拜街寻鞑子时,便是朱岳出手把你从鞑子手里救了下来。

  只不过,皇上登基后第一个月,便调了保国公去宣府灭虏,朱岳也去了边关戍守,除了述职没回过京城。去年底保国公也被彻底解了兵权。看起来,朱岳很难参与到这些事里。”

  秦柳冷笑道:“你猜我为何来了草原?就是他让我过来避难。他知道的,比你我多得多!”

  杨慎冷静分析了一番,说道:“他有这个动机。保国公虽被解了兵权,可他毕竟统领京城军务多年,若有皇子在手,改天换日也不是没可能。”

  秦柳想说“二郎也在草原”,可终究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二郎的身份如果真是如此敏感,少一个人知道便多一份安全。

  秦柳问道:“来找我和二郎的那些人,都是什么人,有什么目的?”

  杨慎说道:“那些人明面上打着锦衣卫的旗号,背后是什么势力大约也能猜得出来,目的不外乎三个。”

  “第一方势力大概是皇太后张氏和寿宁侯府,弘治十七年闹出了郑旺案,说太子不是张皇后亲生,乃是郑旺之女——乾清宫的一个宫女所生。弘治十七年底,弘治帝亲自身审讯了此案,杀了一些相关人员,却只是囚禁了案主郑旺,最后还把他放了。正德二年,郑旺又出来喊冤,说自己是皇上的亲外公,最后被宫里下旨砍了头。

  若皇上不是张氏的亲生骨肉,母子离心在所难免。皇上搬离皇宫、住到豹房就解释得通,皇上不碰皇后夏氏也就说得通了!夏皇后的妹妹可是嫁给了寿宁侯世子。”

  秦柳想了半天才捋通:“你的意思是,皇上不是张太后的亲生骨肉?”….

    杨慎点头:“很有可能是这样。弘治帝的祖母太皇太后周氏死在了弘治十七年三月,当年五月,就闹出了周氏弟弟庆云侯周寿家,与寿宁侯张鹤龄家,因为争夺田地奴仆打架斗殴的丑闻。弘治帝拉偏架帮了大舅子张家,结果很快就闹出了郑旺案。

  弘治帝由太皇太后周氏抚养长大,对周氏言听计从,张皇后正位东宫却多年无所出,郑旺之女或许就是周氏的手笔。”

  秦柳被绕得脑仁都疼了起来。连忙拉回了话题:“那皇太后张氏,和二郎又有什么关系?”     杨慎又像看傻子一样看她:“皇上年纪大了不容易控制,若换上个刚几岁的孩子当皇帝,岂不是更容易把持朝局?张太后或许就打的这个算盘!”

  “没有文官的支持,改天换日行得通吗?”

  “这恐怕就是当初为何非逼走刘阁老和谢阁老的原因了。如今的内阁首辅李东阳的夫人是成国公之女,与皇室关系亲厚,或许早就倒向了张太后。”

  杨慎顿了顿又道:“我与李东阳阁老虽有师生之谊,可我父亲是你祖父推荐到东宫任职的,我们杨家早就打上了刘健一党的烙印。可怜皇上当年手段稚嫩,一下子少了两位股肱重臣,不得不扶持刘瑾出来与李东阳和太后一党对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