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汪直下西洋-第4/5页



        等到访问完德里苏丹王国,他们才会沿着天竺的海岸线,往锡兰岛而去。

        德里苏丹王国的首都德里城,处于遥远的内陆,距离海岸线一千三百多公里,使节团走了一个月才到达德里城。

        汪直递上国书,大明内部秉持的自然是远交近攻原则,但对外的说法却是远亲不如近邻。

        德里苏丹王国与大明乌斯藏地区接壤,两国理当加强往来交流,互通有无。

        所谓预先取之,必先予之,这次与德里苏丹王国的贸易谈判,大明尽量让利于对方。

        这使得谈判进行得十分顺利,仅用三天时间,国王便欣然与汪直签下合作贸易协议。

        拿到协议后,汪直很快就告辞离开,继续起航南下。

        而在沿天竺海岸线航行时,他们会在沿途的沿海城市,一一留下各大商会部分人和财货,让他们与当地人展开贸易,并建立据点。

        在他们告辞前,国王便已将此消息作为政令,送发到各地,他们自然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反而得当地贵族全力配合。

        毕竟这件事当地贵族也能从中得利,自然没有跟钱过不去的道理。

        这些商会当然也拥有自己的护卫力量,不可能将安全完全交托给德里苏丹王国。

        左轮手枪已经被明军淘汰,开始与霰弹枪一起,配备给地方衙门的捕快使用。

        这也是地方官府面对江湖中人,变得硬气起来的原因。

        当捕快开始持枪,大明境内便再无山匪蟊贼生存的土壤,连武林高手也要忌惮八分。

        大明的枪支管理极其严格,公职人员丢枪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惩处,基本上是十年起步,最高死刑。

        丢枪等于丢命的规则,深入所有公职人员的意识。

        而这些到国外扎根的商队护卫,也都配备得有左轮手枪和霰弹枪,他们都是在官府备过案,获得持枪执照的。

        在这个时代身上揣着左轮手枪和霰弹枪,他们的安全自然有保障,数十上百护卫,便是面对数千他国冷兵器军队,也不带怵的。

        面对弓箭攒射,一面盾牌,甚至一块门板,一张木桌都能抵挡,但面对霰弹枪,什么盾牌都白给,更不要提近战。

        正所谓七步之外枪快,七步之内枪又准又快。

        便如此,汪直一路放着人,从出发起耗时三个多月,终于到达锡兰岛。

        此时距离李天心跟拉胡城城主桑姆·辛格约定的半年,已经只剩下几天时间。

        自李天心他们离开后,桑姆就在海岸边安排了人手,就是为了等大明的使节团,如今他们终于等到。

        ……

        拉胡城城主府,桑姆父子目光灼灼的看着汪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