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我在东北玩泥巴 拉胡城见闻-第4/5页



        银币说不上精致,但也有着其特色,至少比大明的碎银瞧着好看一点。

        在大明,十两黄金可以换百两纹银,这泰米尔王国的银币,一枚自然是没有一两的,大约只有十几克。

        不过尼尔显然是多给了一些银币,因为在泰米尔王国,一枚同体积的金币,可以换二十枚银币,一枚银币则是可以换二十枚铜币。

        黄金的质量是白银的近两倍,换句话说,泰米尔王国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例,同样是一比十。

        如此算来,十两黄金,大概相当于十数枚金币,可换约三百枚银币,六千枚铜币。

        但这布袋里,足有五百枚银币,可见城主一家还是比较实诚的。

        换好银币后,李天心让众人各自抓了一把揣上,便即一同往城主府外行去。

        尼尔也跟在一旁陪同,李天心随口问道:“尼尔兄弟,你们泰米尔普通子民的收入情况如何?”

        尼尔介绍道:“这要看具体地点,我们拉胡城靠海,主要产盐和海鲜,还出产吉祥果和蜜冬瓜。”

        “所以拉胡城子民的收入还是不错的,平均每月可以收入八枚银币左右,足够一个五口之家,生活三到四个月。”

        所谓的吉祥果,也就是椰子,蜜冬瓜则是菠萝蜜。

        李天心缓缓点头,按银子重量算,泰米尔五枚银币差不多相当于大明二两银子。

        八枚银币,则是在三两多一点,收入的确不算低,搁在十年前的大明,已经属于高收入人群。

        不过货币的价值,不能只算本身重量,其具体购买力,还得看当地的物产和货币多寡。

        不过按照一个月收入,足够五口之家生活三四个月来算,这泰米尔银币的购买力,还是相当坚挺的。

        如此看来,拉胡城的百姓并不穷,基本上都属于小康家庭,有些类似大明的福建广东一带。

        到得闹市之后,一帮女人顿时解放天性,在本地人好奇的目光注视下,兴致勃勃的在各种摊档前挑选东西。

        她们买东西从不要找零,看上什么问明价格,便直接丢银币,倒是让摊贩们欢喜不已,在她们经过时纷纷推销自己的货物。

        锡兰岛盛产各种宝石,所以宝石在这里简直就是白菜价,各种饰品上基本都镶嵌着宝石,红的、蓝的、绿的、紫的,应有尽有。

        徐若愚的佩剑只是在剑柄上,镶嵌了六颗宝石,那把剑便价值两千两银子,可两千两银子能在这里买一大堆宝石。

        所以宝石也会是合作贸易中的一项,到时候弄回大明,拿去骗那些豪商富贾的钱,再合适不过。

        拉胡城的中心地带有一座广场,此处也是整座城池最热闹的地方。

        正游逛间,众女忽然听到一阵曲调怪异的乐声。

        好奇的循着乐声找过去,便见广场一角一名当地人盘坐在地上,手里拿着一根外形似葫芦丝的乐器正在吹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