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活着的人-第2/3页



    二叔暂时成了林云家的顶梁柱,二婶也暂时成了家中主人。三叔三婶也都过来帮忙了,远在别处的姑、姨、舅以及其他的旁亲能来的都来了,年迈的外婆拄着拐杖也来到了这里,而那些晚辈就不能再来了。大人们觉得孩子们不应该看到这些事情,只能把他们留在家中。二叔在房屋的门口迎接着这些来看望林云的人,招呼着他们喝茶落座闲聊。二婶则是掌控住厨房,不停地安排人烧水准备晚餐给那些奔波而来的亲人。

    林云的离去无疑是给她的父母一次深沉的痛击,从一对迎着朝阳的生气蓬勃的向日葵转化成一对蔫了吧唧缩水的茄子,

    将他们俩个生机勃发的傲人模样瞬间推散开了。他们也得到了一次深刻的警示,原来死亡之如此的突然又如此的不可避免。他们从不把自己的大女儿放到眼里,他们都认为她是大孩子,可以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弟妹照顾好这个家。没有人知道她是怎么滑入水中,没有人知道她几时死去的,她的死去换得了父母对弟妹的关心和疼爱,林云生前未得到父母的半点关爱,不是因为父母不爱她,只是因为父母不知道如何爱自己的孩子,这也注定会形成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发生。

    自从林云落水离世之后,接着村口张家的小女儿小湾也落入水中,她的家人知道他们的女儿是为情而自杀,但他们选择遮住真相,只因真相对死去的人和活着的家人都是一个耻辱。他们谎称自己的女儿是失足掉进的水中,人们也就不再过问具体的细节,但在私底下成了农地里闲谈的一大话题。三天之内就又俩人溺水而亡,这个小村庄多年来都未曾发生的事情,人们也都相信水中一定有什么怪物想要得到岸上人,人们就越来越惧怕河水。整个村庄都笼罩在一片悲凉又恐惧的气氛中,河水边不再看见有孩子们的身影。要是那家的孩子往水边跑无论是那个大人看到了一定会大声斥骂回来。总有一些不听话的野孩子非得要去河边,母亲的棍棒一定会鞭笞在他们的屁股上。每年在炎热的假日里,孩子们通常在傍晚时分就会泡在河水边,他们会趁着夕阳未下山之前尽情的享受着又温又凉爽的河水冲洗。他们仿佛与生俱来就应生活在河水旁,大孩子们带着小孩子们在水中嬉笑打闹,从小也就学会了游泳,家长们也从不担心孩子会淹没于河中,那是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孩子与河水之间的分寸感。

    河水中满片的水葫芦逼近与河岸边的石头,水葫芦以惊人的速度生长着,河岸边不见有孩子来捞水葫芦,只有大人们推推搡搡的在早晨和傍晚捞一篮子回去喂猪。人们尽管感叹河水无情又绝情,但又不得每天都要来到河水边好多次,整个村庄都对这片河水产生了难舍难分的感情。河岸边被人们踩踏的青草又开始逐渐向上生长起来,变得既茂密又新鲜。河水也如往常一样平静又时不时的荡起层层的波浪,与一排排柳树遥相呼应。河水早已忘记了它带走了一条生命,它只是做了它想做的事。

    林家这几天应是最喧闹的时候,鞭炮声不断响起,纸钱也在不断的燃烧着,来往的人不断离去又有新的人不断往来。60岁的老村长手握毛笔字书写村民们送的纸钱和金钱,纸钱烧给离去的林云在阴间生存而金钱留给家人来办葬礼。白纸黑字详细的记录着这些过来磕头的人,记下他们留送的账单。林家在这之后也会给与相迎的回应和回报,就这样礼尚往来代代相传,把白纸贴在大堂的墙壁俩侧供人们观赏。二婶早中晚都需要安排饭菜给这些帮忙又送纸钱的人,人们围坐在放桌上尽情的享受着吃席的氛围,此刻似乎已经没有人再感到悲伤。汗流浃背的吃着每一餐饭菜,人们说说笑笑似乎也就忘记了这是一场悲剧。

    林月还不知道死亡是什么,她却看着姐姐永久的离去了。在家中她看见父母都沉默寡言的不说话,她也不敢上前去哭闹着,她只能在俩个哥哥这里寻求慰藉,她每天跟着二哥的屁股后面,他做什么她就跟着做什么。之前她一直这样跟着大姐现在只能换一个人了,她不知道大姐在哪里,她不知道躺在草席上的是大姐。她有几次想要掀开那张红色的长布,但都被哥哥给阻止了。哥哥告诉她不可以碰那张布那里面是大姐,她就更想掀起那张布摇醒大姐。被二哥拉住衣角告诉她不要再胡闹了,大家都忙着干自己的活呐!她不解的望着二哥为什么这样强行拉着她,她便开始放声大哭,没有大姐的陪伴和疼爱她成了一个孤单的孩子。母亲这些天都没有搭理她一直坐在床头默默地哭泣着,而父亲则是无视于她的存在。她询问了很多很多的人,大姐在哪里她怎么还没有回来,是不是还在河边大家快去拉她上来。他们都会回答:“走了,不会回来了,在水里好好的活着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