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第272章 捐银-第2/3页





    卓氏哭倒进褚宣宇的怀里,用拳头打他,“你个没良心的,你好心狠啊,阿琪才十岁,你这是要的老命啊。”

    “别哭别哭,哭坏了身子怎么办,你肚子里还有一个呢,你得顾着点咱家老二啊。”褚宣宇毫不避人,忙抱着她哄。

    哄了许久,卓氏才回了屋。

    而褚宣宇留在庄子上,和一队士兵连夜抹黑打包装运庄子上的粮食,后半夜就用马车运出了庄子上。

    一切做的悄无声息,没惊动左右庄子上的人。

    褚宣宇父子走了后,夏梓晗就留在庄子上陪卓氏,过了几日,卓氏就开始孕吐。

    卓氏孕吐厉害,凡是闻到一点儿荤腥味道就会脸色大变,夏梓晗就给卓氏开了一副减吐药,“吃下两副,吐症就能减轻。”

    还写了一张药材单子,上面都是养胎补身的,把两张单子一起给了楚枂,吩咐她回楚宅朝白老头拿药材。

    “白老头那里没有的,就去药房买,多买一些留着备用。”

    “是,主子,奴婢知道了。”

    楚枂拿着单子,福了福身。

    不到半日,楚枂就回来了,带回一大包药材。

    “主子,你不在京城的这几日,京城可热闹了。”楚枂把包袱放桌子上,“二姑爷走的第二天,就很多大臣弹劾二姑爷,还弹劾二王爷。”

    “弹劾二王爷?”谁那么大胆,连二王爷都敢弹劾,“弹劾二王爷什么,你有没有去打听?”

    “是崔二管家告诉奴婢的消息,说是有御史弹劾二王爷在江南发水灾,百姓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时,还大襙大办的举办宴会,身为王爷,居然没有爱民怜民之心。”

    “听说二王爷当即就怒了,当着诸位百官甩出五万两银票捐赠灾区。”

    这一下,有爱民怜民之心了吧。

    “然后,二王爷当众质问百官,谁爱民不爱民,得看实际行动,别只会玩嘴皮子,他一个粗心粗肺的行伍之人,玩不过御史那些玩笔头的文官。”

    然后还告诉百官们,说他本打算当日上朝后,偷偷捐几万两银子去赈灾,既然御史大人弹劾他,他就当众捐银赈灾。

    而且,话里话外都示意百官们,谁没有捐银赈灾,谁就不是爱民如子的好官。

    这一下,全京城的官员都惊动了。

    谁敢不捐啊?

    谁不捐,谁心里就无百姓,就无君王,这罪名就大了。

    “老爷也捐了一百两银子。”楚枂道,“老夫人托老爷捐了二百两银子。”

    “听说短短一日,户部的官员就收到了捐赠的二十多万两银子。”

    夏梓晗睁大了眼睛。

    她不是为二十万两银子而拙舌,而是为当今皇上的智谋而拙舌。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她看到的不是那二十多万两的赠银,而是一个天大的阴谋。

    这件事,明显就是一个大坑,而猎物是文武百官口袋里的银子。

    而敢这样堂而皇之挖坑,坑百官们银子的人,除了万万人之上的皇上,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王爷外,恐怕没人有这个胆子。

    而皇上这一计,也用的极妙。

    皇上偷偷给了褚宣宇八十万两银子买粮食,江南水灾也一定用了不少银子,国库再充盈,也架不住皇上这么用。

    这一下好了,京官们这一举动,就相当于减轻了朝廷的压力,也减轻了皇上的压力。

    而最重要的是,皇上这一招,就轻易的把百官们盯在褚家人身上的视线给转移了。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楚枂又告诉夏梓晗两件事。

    “窦家三姑娘好像犯了什么错,被送去了家庵,具体因为什么,奴婢没有去打听,只知道窦三姑娘被削发为尼了。”

    前一阵子还好好的人,眨眼间就成了尼姑?

    夏梓晗满眼惊愕。

    但很快,她的心又平静了下来。

    其实,听说了窦家的历史,又知道了窦三的心思后,她就猜到了窦三的一腔深情会没好下场。

    几十年前,窦家因为和皇族联姻,就差点全族被灭亡,那次的打击,让窦家的人至今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