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武道昌盛



    赵煦神色一沉,他不着痕迹开口:

    “常爱卿,如今朝中朝亏空,你可有良策。”

    是的,你没听错,传说中最是繁华的北宋朝廷竟然缺钱。

    这不是开玩笑。

    看似繁华的北宋朝廷,如今却是账上赤字,严重亏空。

    那么钱去哪里了呢?宋朝不是商业发达吗?不是古代史上商税最发达的时代吗,怎么会没钱呢?

    答案就在商税上。

    看似发达的商税,恰恰说明宋庭宋王朝统治的孱弱。

    明明农业生产不发达的古代,为什么商业会如此繁盛。这其中缘由,自然是朝廷收不上农税,只能将目标放在商税上。

    然而,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绝大部分财富都由农业产生,尤其是在人口众多、粮食压力巨大、地缘相对封闭的宋朝,宋王朝绝不可能违背历史规律而成为一个农业落后,商业发达的国家。

    所以商业繁荣的根本原因是:朝廷从富商手中收钱,富商从底层压榨资源。

    以至于出现的强买强卖,其中强卖指,高昂的商税导致商家强制卖给底层人们非必须品,比如茶,酒,布。而强买指,朝廷的和买制度,官府以低价强制购买民间粮米,布帛。

    所以宋王朝沉重的商税,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是恰恰相反,且大部分仍要转嫁到农民为主的底层人民身上。

    “禀官家,唯有均田地,收农税。”三十来岁正值壮年的常书仁不卑不亢道。

    哗~

    安静的大殿顿时嘈杂一片,仿佛热锅里的蔬菜。

    “常书仁,你好胆,简直找死。”一道阴狠的目光在暗中活刮常书仁。

    常书仁脑后没有眼睛,自然看不见,即使是知道,他也不所谓。

    因为,今天他敢在站在满朝文武面前,自然做好了自我牺牲的准备。

    身为新科进士的他,照理来说前途无量,为何要犯重朝廷的忌讳,说出均田地这等大逆不道的话来?

    这自然跟他的出身有关。

    常书仁早些年家道中落,日子贫苦且艰难,要不是靠父辈好友的帮忙,也不会撑到他考上进士。

    雍容富贵,吃糠咽菜他都体会过,就是这样他才明白底层百姓的艰难。

    在求学途中,随着见识的增长,他也逐渐看清了宋朝廷的虚弱。

    国家的财富集中在豪强手中,商税发达却压榨的是农民,其结果没钱养兵,以至于导致国弱民弱出现向周边交保护费的局面。

    这不是亡国之兆吗?

    “爱卿,你的建议虽好,但还需再议。”赵煦摆摆手让常书仁退下,以为他赵煦不想吗?但做不到又有什么办法。

    见此,常书仁眼里浮现失望。

    不是对赵煦的失望,是对现实,对自己的失望。

    他不知道自己的提议会被否决吗?

    他自然知道的,那他为什么会冒险站在众人对面?

    然是对现实的绝望让他站在这里,是自己的无能为力站在这里。

    所以今天他就是来送死,他以心如死灰改变不了如今的局面,他不是皇帝,不是拥有百万军队的将军,他只是一个新科状元,只是一个任人拿捏的新科状元。

    为什么不暗中发展势力斗争呢?

    因为历史告诉他,从来没有一个文臣能斗过皇帝,斗过豪强,纵使成功,那也是暂时的,人一死一切都恢复原样,那王安石不就是例子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