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深宅大院——刘员外府-第2/3页



    冬草从马车的窗户中探出头,这一路使她惊奇得合不拢嘴巴。上官婉儿看着她眼睛都快不够用的样子,笑了笑,勒住了马儿,使她能够多看一会儿。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二人来到了刘员外府。高大气派的员外府邸大门紧闭,暗红色的木门上垂挂着两个兽首铜环,扣响铜环后很快便有小厮前来开门。上官婉儿亮出官印与请住的帖子,命其前去与主人传话。小厮看了看帖子,又看了看她们的破马车,狐疑地转身钻进了花园之内。很快,小厮满脸都是笑容地跑了回来,腰也躬了三分。身后还跟着一位稍显富态的中年女子和七八个随行婢子。

    女子的头上钗着琉璃八宝碎碧钗,梳着簪花高髻,耳带鹤翅坠,身穿古河色莲花罗绣镶毛襦裙,端庄得体。她的皮肤光滑细腻,但难掩岁月痕迹,眼角生了几条细细的皱纹,眼皮有些微肿,整个人略显疲态。上官婉儿心中猜测,想必这便是当家主母。

    果然,女子深行一礼:“老身刘员外之妻,不知大人大驾光临,府上下人不懂礼数,怠慢了大人,还请大人恕罪。”

    上官婉儿浅回一礼,观察着女子的面色,故意问道:“夫人多礼。不知刘员外身在何处?”

    “家主远行访友,不在家中,不能亲自远迎,还望大人见谅。小小寒舍,蒙大人不弃,大人快请。”说着,屈躬作请。此等回答可谓是滴水不漏又不失体面,上官婉儿一边如此想着,一边随主母踏入了府内。

    穿过府院的厢房花园,树影下一幢精巧的六棱书斋出现在眼前,牌匾上篆刻着礼客堂三字。

    礼客堂中的桌椅摆放有致,皆为上好的景梨木,上面雕刻有苌弘化碧的典故。整个堂中皆采用方圆窗棂,采光极好。四周的墙壁上各有一幅挂画,内容皆为仁义礼信,忠君爱国的品目。

    冬草跟着上官婉儿落座,心中紧张,生怕自己举手投足间有什么不妥,给上官大人丢了人。正想着,忽觉有什么东西掉进了脖颈,抬头一看,房梁之上竟然放着一小块盐堆。冬草悄悄给上官婉儿递了个眼神,二人很快发现,这房间的角落里竟有四五处大大小小的盐堆。

    许是冬草的目光太过直接,一个丫鬟向左小挪了一步,挡住了屋角的盐堆。在反复又尴尬的寒暄过后,主母安排了接风宴席,恰逢二公子归家,便一同前去用膳。

    膳堂位于礼客堂后,需穿过一个小回廊。回廊左右栽着些奇花,攀附于奇石之上,很是新颖。又见二公子身上系着一块鱼形玉佩,上官婉儿本就喜欢些清奇素雅的赏玩之物,便随口夸了几句。二公子的神色明显得意起来,刚要张嘴夸耀一下自己心爱的玉佩,便被主母打断:“大人,膳堂到了。”

    错花镂空的原木大门由两个小厮从内打开,露出放置在正中间的一方景梨四方桌。小厨房先上了一道热气腾腾的稣鱼丸子汤,盛汤的白瓷碗与奶白醇厚的鱼汤融为一体,随后上了一道浇汁雉鸡,肉色滑嫩,甜咸适中。紧接着四个侍女共同端来一道麒麟髈,由黄牛肉制成。员外夫人连忙介绍说这麒麟髈是当地极有特色的菜肴,一菜可四吃,可蘸焦醋,可打入炉中滑汤,可包芥兰,还可洒胡盐炙烤。

    话音刚落,传菜的侍女又陆续端来了生淬红虾,山珍小烩,番梨吊汤,糯米圆子,还上了一小坛自酿的灵芝酒。

    冬草从未想过一顿饭竟能如此奢侈,家禽水鲜竟能做出这么多花样儿。她呆呆地望着一桌佳肴,任凭香气钻进鼻子勾得心尖儿痒痒,咽了几次口水,但怕失了礼数,给上官大人丢人,迟迟不敢动筷。直到旁边侍立的丫鬟将各样菜蔬盛了,轻轻放在她的手边时,才学着上官婉儿用餐的模样,慢慢吃起来。刚吃了几口,便发现只有自己碗筷碰撞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引得周围的婢子抿唇暗笑。冬草的脸烧了起来,头埋得更低。正心中难过,忽然听闻上官婉儿的银筷也与瓷碗撞出了脆响,主母的眼色飞快,忙盛上一碗银鱼羹,故意用汤匙在碗中搅了几搅碰撞出响声,将银鱼与蛋花翻匀才喝上一口,笑着说:“我们小地方,不懂礼数,上官大人为人爽朗,不拘小节,老身受教了。”主母言罢,周围的婢子也不再敢作声。上官婉儿则恍若无事发生,饮上半盅灵芝酿。冬草看着她平静的侧脸,心中涌起暖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