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历史上第一碗油泼面
刘进看见这根又长又直的棍子的第一想法,就想拿它做一根擀面杖。
穿越来已经好几天了,这几天他一直没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
现在的人吃面,多是把面调好,然后用手将其按薄,下到沸水中煮熟食用。
吃起来就像在吃煮熟的饼一样,所以这种吃法也称为汤饼。
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那个时候的汤饼难以入味,吃起来没有嚼劲,肯定不好吃。
但是在那个时期,能吃上汤饼的都是富贵人家,平民百姓可没有条件能吃到这种食物。
刘进身为未来之人,对于那个时候的汤饼实在是难以接受。
“安国,把这根棍子的树皮刮掉,然后做成两头稍细,中间稍粗的棍子给我。”
赵安国拿着棍子挥了几下,不解地问:“殿下,弄成那样的话就不太好用了,连枪尖都不好装。”
他还以为刘进让他做这个是为了修炼枪法用的。
刘进拍了拍脑袋,一想也对,赵安国从来没有见过擀面杖,把它误认为是枪杆也正常。
“安国,你把这根棍子截取三尺,做成我刚刚说的那个样子。”刘进也不再解释,直接给他形容了一下擀面杖的具体样子。
“诺。”
虽然心中还有疑惑,但他也不再多问。
刚才提醒刘进也只是不忍浪费一支上好的枪杆。
但是既然殿下让他做其他的东西,那做就行了,不需要多问。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刘进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赵安国拿出腰间的佩刀,就开始了木匠活。
趁着这个时候,刘进到了灶房里,想看看材料齐不齐全。
有面粉。
面粉有些微微发黄,这是正常的,因为现在还没有麦子脱壳的手段,虽然没有精制面粉那么白,但是不影响。
有鸡蛋。
鸡蛋个头不大,挤在一个篮子里,外壳偏棕色,是货真价实的土鸡蛋。
有黄瓜和大蒜。
这两样东西还是前些年博望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黄瓜的爽脆和大蒜的辛辣让大汉人民很快就喜欢上了,所以现在几乎家家都种的有。
还有醋。
据说是前人在酿酒时不小心搞出来的失败品,不过它独特的口感还是让人们将之保留了下来。
刘进翻翻找找,又在角落里找到些猪油、豆芽和小葱。
齐活了。
“安国,把擀面杖做好了之后拿给我,我先准备些食材。”
“殿下,您岂可亲自造饭,我来,我来。”
让刘进亲自做饭,赵安国有些接受不了。
“无妨,一会给我做好擀面杖之后,再起锅烧水,你还不会,先在一旁看着便可,下一次再让你来。”
刘进说到这个份上,赵安国也不再多说,只是还有疑惑,什么时候刘进还会做饭了。
不过没事。
不管一会儿刘进做的饭再难以下咽,他都会全部吃掉的,一定不会驳了殿下的面子。
刘进往陶盆里倒了一斤面,又打了两个鸡蛋,然后一边揉面一边加水,一刻钟以后才把面团揉的光滑。
早已做好擀面杖,正在烧水的赵安国在旁边啧啧称奇,他还从没有见过有谁能揉出这么光滑的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