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黑白



    洞庭湖畔水月山庄,主人便是赵千秋,水月山庄依湖而建,气派非凡,整个山庄呈方形,坐北朝南,北靠君山,南望洞庭,向东隔江而望,便可见岳阳楼,东南北三面建有围墙,而山庄门便开在南墙,西边建有一个园林,并且因为临湖而建,所以在园林里还留有码头,整体院落集中于东北边,庄内小花厅、天井共一十六个,布局以中堂听风堂为中心四散开来,左右有花厅、书房、厢房、寝室、隔一门的别院有账房、厨房、药厨等功能用房,另外还有大天井一个,用于日常练武,共有六十四间大小房间,布局严谨,恢弘大气,特别是木雕、石刻、绘画等工艺装饰更是丰富却又不显华丽,精美却又不显繁琐,虽不至于赤裸裸的彰显赵千秋的富足,却是委婉的告诉别人就是富足。可见这赵千秋并不是一介江湖草莽。

    在赵千秋带着一干人等达到水月庄时,庄内早已是人声鼎沸了,听风堂后面的大天井上早已摆好宴席,众人露天而坐,好不热闹,桌上席人,菜便上桌,此时天井里已坐了十多桌一百来人,交谈声、酒令声、碰杯声、甚是吵杂。

    众人见赵千秋便是一一抱拳示意礼数,赵千秋也是微笑回应,所到之处无人不是毕恭毕敬,江湖地位可见一斑。

    穿过天井已至内堂,赵千秋招呼众人坐下便轻声交代了旁边身材魁梧的黑大汉,那汉子点头便往后堂去了,赵千秋恢复以往爽朗的笑容向众人道:“诸位稍坐片刻,我已命弟子涂放去另作席位安排。”

    想来赵千秋也知道三路人都不同道,自然不适合坐一席,所以便让黑大汉去另作安排,那黑大汉便是他口中的涂放。

    赵千秋弟子不多,贵为一帮之主,早年走南闯北,在码头靠着灵活的头脑以及自己的一身武功出人头地,身边多是喝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后来江湖地位不断提升,架不住众人说道,于是收了四个弟子,大弟子胡安,深得赵千秋真传,据说功夫深不可测,不过此人很少在赵千秋身边,甚至江湖上也很少见到此人。二弟子涂放,便是那黑大汉,此人给人感觉面相有些狠辣,粗放豪迈是给人第一印象,不过那只是第一眼,其实能拜在赵千秋门下,涂放也是机缘巧合。

    话说有一次赵千秋在洞庭湖畔垂钓,本来晴朗的天气忽而就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湖面上此时却有一叶小舟,但见小舟在狂风中摇摇晃晃,即刻便要翻过去,而小船上有一船夫和一大汉,眼看小船快要在风浪中翻了,大汉向船夫交代了几句便纵身跃入湖中。

    此时船离岸边大概还有四五十丈,只见大汉从水里露出头攀在船尾左边,死死坠住被风浪吹得向右边快翻过去的小船,大声喊道:“快划,快划。”

    船夫嘴里应道:“客官你小心呀。”手里的桨不停的往水里摇,终于在两人的齐心协力之下,小船在狂风中安全靠岸,这一切刚好被岸边垂钓的赵千秋看在眼里,心里暗暗夸道:“如此大汉,心思细腻。”

    待两人上岸之后,船夫作揖以示感谢,并拒绝收大汉的船费,不过大汉却道:“救你也是救我自己,你尽管收下就是。”船夫死活不愿意。

    赵千秋在一旁插了一语道:“风雨飘摇,命比纸薄。”两人转头看向赵千秋,“既然传家不肯收,你就不要勉强,他心里也好过些。”

    船家停了连忙笑着点头道:“对呀对呀,您都救我一命了,不该收不该收。”大汉一时语塞,左右不是。

    赵千秋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他若收你的钱,日后良心上都会不安,你救了他不也让他日后也心存愧疚吗?”大汉似有所悟道:“先生所言极是。”转头又对船夫道:“那船家日后行船多加小心。”

    船家点头道谢离去,大汉抱拳对赵千秋道:“多谢先生点拨。”赵千秋看着眼前三十出头的汉子问道:“看你皮肤黝黑,懂些水性,却不像岳阳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