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点云之美



    两年之后,北京的春天。故宫太庙,非开放时间。

    此时的张邕,已经离开了Eka,他见证了一个伟大发明的重要时刻,但没有过多停留。漫天的卫星都在等着他。

    而他见过的那台三维激光扫描仪,又经过几代的升级和改进,此时,正高傲的矗立在太庙的月台之上。

    一群很明显不是观光客的人,沿着太庙的月台,围成一个半圆,将扫描仪围在中间。

    设备架设的高度,与人体相仿,但大家只是围观,没有人去触碰,它孤独而骄傲的立在太庙的大门外,科技感十足的设计与数百年的建筑因为反差而形成一副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

    仪器经过了预热的时间后,开始缓缓的转动。

    每个人的目光也随着设备一起转动,目光中有期盼,激动,也有怀疑。

    设备在脚架上,原地转了一圈,然后停住。Eka的工程师上前,将其抱起,走向另一侧。

    人群中有低低议论声,“这就完了?这么快?”

    “这就可以出三维数据了?真的吗?”

    Eka的三维产品经理胡光洋走进人群,“我们这一站的观测就完成了,现在我们去下一站,完成整个太庙的扫描,3到5站,就可以了。大家看到了,速度很快,我们并不需要太长时间,也不需要前视和后视的观测。现在,大家可以随我们一起,也可以在这里原地等待。稍稍提醒一下各位专家。你们可以跟随,也可以拍照,但注意不要挡在设备和太庙之间。否则的话,太庙会被挡住一部分,而激光点云里,会多一个您,注意,可是三维的您哦。”

    一阵笑声,没人等在原地,大家继续跟随着设备,在新的地点,重新围成一个半圆。

    一小时后,在故宫内部工作区的一间会议室内,Eka的工程师们开始展示刚才的数据。

    虽然每个人都理解什么是三维数据,很多人也做过人工的建模,但看到恢弘的太庙,如今栩栩如生的以三维的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依然震惊了一下。

    随着工程师鼠标的滑动,太庙缓缓转动,从各个角度向大家展示。

    “这是完全的1:1的三维数据,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与全景影像不同,全景的视角只能是镜头拍摄的位置,而真三维数据,是可以从任意一个角度向大家展示的。……”

    “我们可以测量任何两点之间的距离,比如现在,从太庙牌匾的左上角,量到屋顶的最高处。这两点是无法直接通视的,所以一般想量距并不容易。而在三维数据里,只需要动动手指,数据就出来了。……”

    “我们可以做剖面,不一定是规规矩矩的横立面,任何一个平面我们都可以切割。就是说,我们可以获取任何一个方向的平面图。……”

    伴随着掌声,最后屏幕上的太庙以一个俯视图的姿态,定格在那里。

    “谢谢Eka工程师的专业演示。各位专家学者,有什么关心的问题,或者对三维数据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问或者发言。”

    一名岁数偏大的学者举手,“无法想象,就像魔法一样。但我请问一下,这个三维模型为什么是透明的?”

    “是这样。这套三维数据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维模型,您也可以称呼它为点云模型。它是由数十亿个带色彩的激光点组成的,这些点,组成了整栋建筑,我们称之为点云。我们可以放大来看看。”

    屏幕上的太庙开始继续闪动,放大再放大,直到人们看清,那一个个小小的光点。

    “点与点之间是有空隙的,这就是您看到的,为什么整个模型是透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