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古民以食为天
    
    二人闲聊间,忽然一阵“咕噜”声从凌绹的身上传来,原来是凌绹几日未曾正经进食,腹中早已饥饿难耐。凌綯有些不好意思,把目光投向秋香,示意她弄些吃的来。
    见此情景,秋香赶紧冲门外吩咐道:“常福,少爷饿了,赶紧让后头备饭。”
    只听门“吱拗”一声被推开,探头探脑进来一个小厮,年龄比凌绹小两三岁,一身青衣小帽。那常福躬身对凌绹笑道:“不知道少爷想吃点什么?”
    “那就摊个鸡蛋、来个鱼香肉丝,有红烧肉、红烧排骨什么的可以来一个,再来几碗米饭”,凌绹随口说出几道家常菜,心中思忖,自己已经是官二代了,没必要那么节俭,再说肚子已经快饿扁了,就是来个大肘子,自己也能吃得下。
    那常福却不动身,面上露出为难之色,嗫嚅道:“少爷说的这些,咱们这里没有啊。”
    “那就随便炒俩菜来碗饭就行,”凌绹有点不耐烦,他以为厨房一时来不及置办,只好凑合一下。
    “炒俩菜?什么是炒菜?”常福一脸懵懂,这个“炒”字已经超越了他的认知范围。
    “你大爷的,敢糊弄本少爷么?”凌绹有点生气,“蹭”地坐了起来,准备拿出纨绔的派头,忽然想到了什么,声音低了下来,问道:“那咱们府里平时都吃什么?”
    “无非是煮羊肉、蒸羊肉、烤鹿肉什么的,主要是胡饼,逢年过节还有牛肉吃。”常福战战兢兢地答道,“老爷一向吩咐不许太奢靡,不过其他家大人的府里差不多也都是这些了。”
    凌绹恍然大悟,才想起来,这是唐朝啊,“炒菜”这种烹饪方式还得过一百来年的宋朝才会出现,而且貌似也仅限于官宦人家,一般江湖好汉也只限于“切两斤熟牛肉,筛两斤酒来”。现在不光没有炒菜,连炒菜的铁锅还没发明出来。在吃食上,唐朝人民还是以羊肉为主,牛肉是不允许宰杀的,猪肉也很少吃,这主要跟烹饪技术有关系。因此比起后世的那些琳琅满目的美食来说,唐朝人民简直就是处在茹毛饮血的阶段。
    “那你就让厨房看着上吧,要快点,”凌绹无力地挥挥手,一想到自己的味蕾会在大唐遭受如此非人的折磨,凌绹便有些灰心,穿越到大唐的喜悦便大打折扣。
    “是、是、是,”常福如蒙大赦,满口称是,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
    “少爷,少爷,”秋香在一旁小声道,“常福这奴才虽然办事不怎么上心,对少爷还是忠心的。”她看凌绹发怒,以为纨绔脾气又犯了,于是赶紧出言解劝。
    “我知道了,”凌绹回过神来,却又盯着她笑道,“秋香,你这个名字可好听得紧啊,是谁给你起的啊?是不是经常有人对你笑啊?”
    “左右不过是一个丫头的名字罢了,爹娘给的。”秋香扭捏答道,“少爷都叫了这么多年了,又有什么好听难听的。”
    她哪里知道,在这位少爷的心里,早已经想起了后世那个“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故事,只不过刚才一直未曾得闲细问。凌绹心底里一直是以才子自诩的,而才子则是需要佳人来相配的,虽然刚到大唐,还没来及认识更多的佳人,只好拿眼前的小丫头意淫一下。男人嘛就是这个样子,只要有闲,就有色心。
    *****************
    接下来的几日,凌绹的身子已经大好,基本上和常人无异。见此情形,凌楚也放下心来,自己也该上朝上朝,该到工部值守便去值守,只是给凌绹和府中下人下了禁足令,不许放少爷出门,免得再次生事。
    四品官虽不比王侯,凌府宅邸却也不小,在长安城的兴化坊中,也是个占地不小的大院子,还有个不大不小的后花园。因此日间里,凌绹除了一早去跟老爷和夫人请安外,便由常福或秋香陪着在府中散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