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皆大欢喜 1



    刘万里对运河市的人事又进行了一次空前的调整。

    明眼人一下就看出来了,刘万里打算拍拍屁股走人了。无论市直机关,还是县区,大小萝卜坑,坑坑爆满,皆大欢喜;大小水塘,一律咣当四溢,官满为患。总之,没给后任留下一个空编。刘万里身边几个秘书等一大批八零后甚至九零后走上运河市政坛,但雪荣和雪梅却纹丝没动。原因当然非常清楚,雪梅已经是省管干部,雪荣要提拔也必须是省委任命,刘万里根本突击提拔不了。

    刘万里在运河市突击提拔过一大批干部,又经过没半月的沉寂,便迎来了盼望已久的自己提拔。

    据后来有人透露,刘万里早就有望提拔,时而说到附近省当副省长,时而传直接进省委任常委,而这些小道消息在刘万里那里从来得不到证实。刘万里像个不倒翁盘踞在运河市上空,眼看着晃晃悠悠的,却就是不倒。原来,他对唐家茂接班并不满意,在省委征求他意见时,他力主运河市班子必须大换血。尽管说刘万里的要求不仅过分,而且也很不明智,因为大换血的班子要么证明是一团散沙毫无战斗力,要么面临将来被人推翻的马桶效应危险,但是,刘万里执意坚持大换血。可见他对长期潜伏在身边的唐家茂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即使不除也要断掉唐家茂的政治前途。“污染门”的小题大做就是对唐家茂的发难,加上雪荣的推波助澜,唐家茂的政治前途岌岌可危。

    还是据内部消息,刘万里对运河市经常出现的不稳定因素一直不满,一直怀疑唐家茂是幕后黑手。那次没有彻查的诽谤雪荣、雪梅姐妹共侍刘万里的匿名信,据说刘万里就已经踩着唐家茂的尾巴了,只是时机尚未成熟,刘万里没有动手。雪荣一盆污水泼向唐家茂,让他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正好成为刘万里在省委考察组诟病唐家茂的典型事例。当官如果被人说出明显的缺点不足,并且能指名道姓举出例子来,那他就算完蛋了。这一次,刘万里如愿以偿了。

    对于平民百姓和许多没达到一定级别的干部来说,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省委对运河市党政领导班子进行重大调整。运河市原班子一锅端,刘万里升任省委组织部长,暂时还没挂上省委常委,有待中央批准。唐家茂却调任省直某厅当厅长,脱离上升的主渠道,等于给自己的政治前途画上句号。正像刘万里设想的那样,运河市的班子大换血,书记、市长全部空降。

    这样的人事“地震”不知酝酿了多久,终于在某天早上,哗——,消息决堤洪水般迅速漫过运河市大地,在运河市的每个人心坎上,特别是大大小小的官员的心坎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沟壑。人们奔走相告,运河市党政一把手,一升,一平调。升的,胜利了;平调的,失败了。在运河市政坛明争暗斗多年以后,孰胜孰负,终于尘埃落定。

    唐家茂在一夜之间离开了运河。从此运河市成为他的伤心之地,不在话下。

    刘万里被提升为省委组织部长,从省委谈过话以后,就受到运河市大小官员朝圣般的欢迎。刘万里住的运河市宾馆本来就车水马龙的,现在更加门庭若市了。大小官员们都想表达对刘万里的感激和祝贺之情,排着长队等在刘万里宿舍门外盼着接见。刘万里接见大家只是打个照面,握一下手,那些受接见的部下们一个个像接受活佛摩顶祈福一般,十分虔诚,倍感荣幸。但他们普遍感觉到,刘万里握手时都会向外推送一下,有点送客或撒手不管的意味。

    第二天,新的市党政领导班子在市政府广场上为刘万里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来自各县区的方阵和市直机关方阵整齐站在广场上,黑压压一片。最前排站着市四套班子领导,雪梅在欢送人群中特别抢眼,她身穿大红套装,手捧一束鲜花,等着献给刘万里。

    广场边上停放着几辆披红挂花的考斯特面包车,那是专程护送刘万里去省城上任的。

    仪式由新任市长主持,运河市百姓代表发言,少先队员齐声献词,市直机关代表献词,新任市委书记致辞。每一项议程都只有一个主题:不同的人群从不同的角度赞颂刘万里的丰功伟绩。最后是刘万里讲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