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污染事件 2
    
    刘万里眼风瞥到唐家茂来了,抬头看看人到齐了,又埋头跟唐家茂嘀咕了几句,就作重要讲话。他简单通报了“污染门”帖子情况,特别强调了省政府检查组已经赶往运河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自始至终,刘万里一人唱独角戏,没给任何人发言机会,包括唐家茂。他就单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条理清楚,分工到位,责任明确。首先找源头。帖子哪来的?是谁贴到网上的?背后黑手是谁?其次才是追究污染源在哪儿。谁向企业发的绿卡?背后操纵者是谁?再次就是安排汇报接待省政府调查组。刘万里把这个思路归纳成三句话六个字:扑火,堵洞,迎查。
    刘万里把参会人员分成三组。一组宣传部长负责扑火,组织公安、信息中心等单位,抽调精干力量,在网上删帖的同时,排查发帖人和背后黑手。同时,迅速赶写出一篇通稿,侧重运河市早发现早治理的各项举措,以对付各路飞蛾般扑向运河市的记者,杜绝炒作的深度报道出炉;一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负责迎查,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接待好省政府调查组;一组由丁雪梅副市长负责堵洞,组织环保、安监、卫生、水务等部门按图索骥,查找污染源企业,摸清谁向企业发了绿卡。整个事件处理由唐家茂市长全面负责,三组工作进展情况每天向唐市长汇报一次,必要时由刘万里拍板。
    市委书记专题部署一项应急工作,非常少见。
    刘万里宣布散会走了。雪梅招呼相关部门负责人留下来,简单布置一下,就带着环保局安监局、卫生局、水务局负责人迅速赶往那家排污企业。
    雪梅有点奇怪,企业老板似乎早有准备,带上几个副总已经站在大门口迎接雪梅,更奇怪的是,居然还打出了欢迎横幅标语。“热烈欢迎各级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原来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语,一看就知道这家企业老板滑头。雪梅在大门口下车,立即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化工企业,免不掉有味,但雪梅走过那么多企业,没闻到这么难闻的味道。雪梅皱皱眉头,停下脚步,看着公司的门牌。
    企业老板迎上来,抢过雪梅的手抖起来:“丁市长,欢迎到我公司视察指导。”
    雪梅看一眼企业老板,矮敦敦,胖乎乎的,有点面熟,但记不清姓什么叫什么。天天接待南来北往那么多客商,有人的,有鬼的,有真的,有假的,有企业家,有骗子。雪梅哪记得那么多呀!她径直向公司院里走。
    企业老板有点尴尬,赶紧自我介绍说:“丁市长不认识我了?我姓鲁,跟你在一起喝过酒的。”
    雪梅停下脚步,再次伸手握了握鲁总的手说:“噢,鲁总,企业生产怎么样啊?”
    鲁总边走边汇报。
    雪梅根本没听进去。她隐隐约约记得,自己曾在王启明拿的鲁总材料上批示过,但她不知道姐姐七花八绕把鲁总的项目做了环评,而且弄成了环保局招商引资项目,超额完成了去年的招商引资任务。雪梅单刀直入问鲁总:“污水都是怎么处理的?”
    鲁总回答:“循环利用,没有污水。”
    雪梅站住脚,回头看看几个局的负责人。他们居然离她远远的,在那里有说有笑,嘻嘻哈哈的。雪梅就大声喊:“丁局长,这家企业有没有通过环评?”
    一直落在后面的雪荣快步走上前去:“好像做过了吧?我回去查查。”
    鲁总补充回答:“做过了,丁市长,当时还是你和丁局长特批的哩!”
    雪梅心里咯噔一下。糟!果真与自己有点关系。雪梅茫然地看着姐姐,雪荣慌张地看着妹妹,二人面面相觑,彼此都说不出话来。
    雪荣迅速向妹妹递个眼色,意思是赶快撤离,不要再惹骚了。如果打不着黄鼠狼,反惹了一腚骚,那就等于引火烧身。现在有钱人吃香,哪个老板不是手眼通天?跟老板玩猫和老鼠,多少官员都栽在老板手里,再说了,受过荫泽的老板逢年过节没少给雪荣送礼。雪荣在刘万里开会时就意识到“污染门”是鲁总干的,悄悄给鲁总发了短信,提醒地注意。刚才雪梅带队到这家企业的路上,雪荣又打了电话给鲁总,怕就怕雪梅不知天高地厚,板脸查出“污染门”真相,实事求是,最后自掘坟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