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十里长堤表演秀 1-第2/3页





    两口子不仅上得炕床,也下得厨房。这几年,凭着地利天时,把个卖包子、馒头、面条和铁锅柴禾炖小鱼、杀猪菜的小饭店经营得红红火火。当然,也少不了缺斤短两,尤其是碰到外地客商,坚决温柔地狠狠地宰一刀。有气不过的要理论几句,陈六两就当黑脸,和人家隔着柜台使劲嚷嚷,武八张当红脸,到柜台外面挺着一对大****先出马,给人家蹭痒痒,慢声细语地说,一看你就是大老板的福相,哪里像我们这穷家小户的抠门,在乎这几个小钱?我们掌柜的是个猪脑壳,经常算错了账。行了,行了,下次来我准给大哥专门熬一碗营养汤,喝了他管事还不要钱。看在那对大奶子的份上,对方往往草草收场。时间长了,人们就编了几句顺口溜:长长的大堤旁,几棵大白杨,齐齐整整的庄稼院,三间大瓦房。陈六两,武八张,两口子唱双簧,坑了你的钱,短了你的两,你的嘴还没法张。

    这次部队来抗洪,出发急,给养车没跟上来,战士们一路急行军,快中午的时候,人困马乏,后勤部门给每个人发了一包压缩饼干。由于首长和地方官员在宾馆开会,任务一时下不来,各连队就在路边休息待命,有两个东北来的兵在家干的是出大力气的庄稼活,吃的是猪肉炖粉条子、大馒头的大锅饭,一包压缩饼干进肚后,实在是饿得慌,两人一挤眼,向班长请假说是去小解,来到了“河边人家”。一看有铁锅炖杀猪菜、大馒头,他俩高兴坏了,当场要了一锅菜,六个大馒头,刚要吃,陈六两过来说:“小同志,我这里可是先算账,后吃饭。”

    “几个馒头,一锅菜,能值几个钱?”

    “值几个钱,也不看看是什么时候!”陈六两哼哼着说,“馒头2.2元一个,菜70元一锅。”

    一个东北兵急眼了:“整什么整,干啥哎,宰人呢?”两人急忙翻兜,一来出发的急,二来都是农村来的,平常津贴都寄回家了,凑了半天,连毛票算上,才有5元多。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两人只得认倒霉,要求菜不要了,只买两个馒头。

    陈六两说:“你们想得美,我的菜卖给谁去,这大热天的,一会儿就馊。解放军可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你这是违反了纪律的。”说着,粗墩墩的身子挡住了门口。

    两个战士好说歹说,就是不行。最后还是武八张出来拿走了小战士所有的钱,给了他们两个昨天过了夜的凉馒头。

    两个战士啃着馒头往回走,边走边骂:“这个地方的老百姓真不是玩意,还是革命老区呢。”这话正好被在一旁溜达的老军人尹大个听见。此公虽是本地人,但从小就跟父亲下了关东,在那里参加了抗联,而后编成了解放军的四野,跟着部队打到了南海边陲,又回师长白山,渡过鸭绿江,挨了美国鬼子的炮弹负伤,回到了家乡疗养。刚才和几个老家伙下棋,一上午没开壶,心里烦闷,听说来了部队,顿生亲切感,赶紧来看看稀罕。听了小战士的话不高兴了,拿出了昔日训练场上军官的威风,厉声喊道:“立正。”两个战士不由自主站得笔直。他过去说:“你们两个新兵蛋子胡吣什么,这里是抗日根据地,贺龙元帅都来过,曾为掩护八路军的两个战士一村人都被鬼子打死了。你知道吗?”两个战士一看他那威势,再看他那身马裤呢的旧军装,知道遇上了老革命、解放军的半大祖宗,连忙敬礼报告了事情的原委。尹大个听了以后怒不可遏,说了声“你们等着”,大步流星就往回走。

    疗养院也建在这绿树成荫的大堤附近,一会儿的工夫他就从伙房里拿来了十来个大馒头,拔了几根大葱回来,又跑到路旁的小卖部给一个中年妇女说要十根火腿肠,要最粗最大的,一算账90元。尹大个愣住了:“怎么,原来不是4元一根吗?”

    中年妇女说:“好我的老英雄哎,人家的馒头都2元多了,那是麦子面,我这可是肉啊。”说着,嘴往“河边人家”那边努了努,双下巴上的一堆肥肉一抖一抖的。

    尹大个看着两个小战士稚气的脸和因为急行军累得疲乏的双腿,也不理她,摔下了100元钱,在公路上的紧急集合号声中,赶忙把食物塞到了东北兵手中,气呼呼就往北边“河边人家”的小饭店走。走着走着,他又停住了,转身回到了疗养院的小花园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