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四月来的变化-第4/5页



        杨仝的推销方式已经饱和,再远的地方那些小年轻也不干,现在河口有的事干,就比如给林记者跑腿。

        他们只当是给林记者收集报纸素材,殊不知大字不识几个的他们能搞啥素材,无非是道听途说的玩意,岂能随意登报?

        林记者用他们一是市场调研。

        小年轻们虽不懂也不识字,不过县里物价啥子情况,需求如何一问便知,不需要多高的学问。

        通过县里的物价制定河口的物价,总比村民张口就来靠谱。

        他们还能留意手艺好的匠人,若能把匠人说服过来还有佣金拿,属初期版本的猎头。

        目前的效果看来还不错,前后给河口提供了十几位匠人,都是建筑好手。

        花公子茫然无措的走在大道上,来到仙膳坊门前时,还是有点懵逼。

        这里热闹程度比他想象的还高,里面已经座无缺席,他可是避开饭点来的!

        “华公子好。”

        见花公子进门,荇菜当即上前招呼。

        “要不是见到妹子你,我当来错地方了。”

        华商荣自号一枝花,荇菜又是小花,去年熟络后他就当妹子的叫。

        荇菜没有顺杆上爬的心思,依然口称华公子:“堂中已无虚席,二楼有雅间,公子可上楼用餐。”

        “如此甚好。”花公子当即来到二楼,见三间雅间里有两间有客人,正要往无人的雅间去,突然正面雅间房门一开,邬启泰和莫杵榆从中走出。

        三人一照面都是一愣,继而立刻寒暄起来。

        “听说你年头就应招北上了,怎么去了这么久?”邬启泰好奇问。

        “嗐,别提了,险些脱了一层皮。”花公子一直不来河口,可不是吃腻了,几乎每到饭点就怀念河口的日子,若非重任他不是早回来,是压根就不会去!

        这一趟运粮北上并非他爹的意思,若是可以,华章海宁愿自己去。

        但没辙,这是朝廷的旨意,也是烨国的特色!

        特殊时刻征召粮草时,为了防止粮商懈怠,官府强制粮商安排家族中的近亲运粮。

        这是有先例的!

        话说财帛动人心,只要利益够,刀架脖子也干。

        可是运粮的人跟这利益能有多大关系?

        都是脚夫,一趟下来也就比长工多挣一点。

        前线战事不消停,谁知道明天还守不守得住。

        下到脚夫,上到管事,都是很默契的放慢脚程,以至于当初的烨国遭遇了一场惨败,二十万大军死的死,逃的逃,还是一路逃到哪,抢到哪,进一步造成巨大损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