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快刀斩乱麻-第5/5页



        “要不要再伪造些证据,将他抓回来?”

        “你还嫌我们暴露的不够多是不是!”

        “我也觉得此事可一不可二,何况老祖母把十九派出去,你以为真是护十六,就算是,也用不着十九,这就是变相敲打我等!”

        “可我还是不甘啊,那表一块顶多二十贯,现在两百贯都有人抢着要!”

        “谁说不是啊,这济州几大家的公子,没少上我这里求购,可我上哪要啊。”

        “别说你,我这大房的都讨不到一块。”

        孙家发展如今,已是四代同堂,过不了几年五代就要降世了,而这几人作为第三代,光是兄弟就不下三十,过几年指不定还得加几个,而他们能拿到的资源是少之又少,只能算不愁吃喝,另外的花销只有每月领个几两就打发了。

        且这还不是一辈子的事,如果老祖母过世,别说月钱了,不被赶出去就谢天谢地了!

        现在大宅能养闲人,都是老祖母的原因!

        老祖母过世,孙家不至于分崩离析,但他们的悠闲日子铁定是没了。

        不可能指望孙家的资源会倾斜给他们。

        这东西,从几岁时基本就确定了!

        三代的早分配完了,现在的资源正在往四代倾斜,再往后就是五代,跟他们是半点关系都没有。

        如今看着当初跟他们同样不受待见的孙十六,靠钟表生意短短两三月就带来了万贯家财,就好比刀子往他们心窝子里扎呀!

        他们不是没考虑走孙十六这条路,但谁舍得离开大宅!

        自己是不受重用,但子嗣未必!

        只要能留在大宅,府中有私教,不论习文习武都由大宅出资,免费受教,且常能在老祖母跟前活动,一旦得老祖母喜爱,这地位就一飞冲天了。

        而离开大宅的呢,屹立数百年的孙家,迄今就没几个能翻身的,基本都是碌碌无为一身,极少有子嗣在外自学成才的,就算中了科举,当了官,基本也就是小官。

        而若大宅中举出去的,就算不是很优秀,孙家也有办法让他留在京师,一步步位极人臣。

        孙乾平被安排到河口孙庄,按理说这辈子废了,他的子嗣也难有作为,而孙庄挣的钱也不算他的,大头还得让给大宅,他跟那些出去搭理孙家产业,做个掌柜,掌舵,看守作坊,干点书笔活计的孙家人没啥区别,说好听是孙家这豪门子弟,说难听,就一长工。

        可他居然挣钱了,还不是小钱!

        你说一年两三千贯,是不少了,但还不至于让人眼红,但几个月就上万贯,且市场需求堪称恐怖的情况下,别说他们,他们的长辈只怕都坐不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