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人道选择-第3/5页



        莫杵榆的分析看似无理,不断被投喂的孙家就算臃肿不堪,那也是瘦死骆驼,怎么可能走向衰亡。

        实则这种投喂是一种假象,是在孙家人潜意识里埋藏祸根,那便是不劳而获!

        何况亲兄弟还明算账,凭什么河口给孙十六,不给孙十七?给了孙十七为何不能给孙老七?

        这里面没有公平可言,谁得孙庄,谁掌管河口,谁得利就最大,即使他本身公平,把账目做得天衣无缝,别人也会认为他拿了大头,给我们清汤寡水。

        如此,河口村交给谁,都没有交给自己来的安心!

        此为孙家内斗之一。

        其二,不为财也为情!

        大管事如果真出事,且是因为作用宝地的原因,孙家二房一脉岂会心甘情愿的接受!

        大管事就算没了,那这地也该属于他们二房,绝不可能让出去,那么内斗势必躲不过了。

        孙家的老祖母已经七十多,还能撑多久?

        她一死,孙家会因为河口斗得更激烈!

        三娃显然也清楚这一点,道:“按那家伙的规划,孙家掌握河口不会超过二十年,河口因为十多年的发展,就算挣的钱都让孙家剥削去了也无所谓,只要人活着技术就在,且因为被剥削,每个人都憋着一口气,老辈被奴役惯了,只要有口饭,敢于反抗的没几个,但小辈呢,陆老师不会只教他们工农知识。”

        莫杵榆苦笑:“这里面可操作空间太大了,孙家掌控不住,你也能安排一些匠人出去,如到邬启泰的地方建煤球作坊,继而发现配备工业,如蒸汽机驱动的挖掘器械,起重机等。”

        技术核心在三娃,他在哪里,哪里就能发展起来。

        只是这样的发展会脱离他们的掌控,也容易让祭尸教获取技术。

        由此可见,孙家真玩不过他们!

        而孙家如果照这条路走到衰亡,是否有别的势力插手进来,不用想也知是肯定的。

        但这个人就一定是外人吗?

        莫杵榆又道:“十几年的密谋,培养个明面上的牌面,他也肯定让你准备了吧!”

        “嗯,找几个穷书生,花费十几年培养成官吏,然后走走路子,派到此地为官。”

        莫杵榆点头:“对别人或许很难,但对那家伙,都不用十几年,一年他就能搞定这种工具人。”

        三娃接口道:“另外还有一点,孙庄中,以宋教头为首的护院们,大管事没了他们怎么办!”

        莫杵榆点头:“宋教头是军队出身,而大管事的父亲,二房大老爷是军中将领,两人说不相识绝无可能,宋教头很可能是大管事父亲安排过来的,大管事出了事,就算不是孙家出手,如果孙家不顾,宋教头也不会继续在孙庄效力,你想让我起个头,将其笼络,成为河口村的民兵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