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门店建成-第3/5页



        特别是加工类!

        这些孩子回去后,帮着父母一算,进了多少材料,加工多少成品,回购了多少,损失了多少,变得明明朗朗。

        特别是贾亥和杨仝家,他们的流水大,光知道挣钱了,但具体挣了多少,又有多少是损失的,全一头雾水。

        他们都让孩子去学了,有没有用刚开始也不知道,但他们很清楚跟着榆哥准没错!

        果不其然,满打满算才八天,家里小子就会算账了!

        虽然算的慢,但两三天就能把他们堆积的烂账算清楚了。

        此后几天,会算账的孩子越来越多,很多孩子甚至不用帮家里了,大白天的就找陆老师请教算账的学问,这还是程椗带的头!

        他卖杂货的,需要的账目更多更细才行。

        光是上课那点时间,真学不了多少,何况他之前来拉了几天课程,很多计量单位的字都不会。

        如此折腾,试学效果尽显无遗。

        村民对此有了信心,孩子们从中找到了帮助家庭的乐趣,相辅相成下,报读试学的家庭越来越多。

        岂料陆老师不收了!

        甭管村民说啥好话,送礼送酒,陆老师就是不收,称来年春末报名,夏初正式授课。

        这让村民很难受,可又没辙,总不能拿刀架着人陆老师,逼人教吧。

        只怨自己眼皮子浅,不知学问重要性,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

        来年可一定要让孩子入学了!

        莠儿和荇菜收获也很大,俩娃现在天天就算账,采购事宜都不让榆哥去了,她们去收,不然没法记账啊!

        只是现在鱼少了,她们主要去孙庄采购。

        因为村民日子改善了不少,导致孙庄每天都要杀一头猪在门口卖,还有时令蔬菜。

        现在的河口村民,不是家庭小作坊,就是加入了建筑队或在作坊干活,家里孩子又要做功课,婆娘踩缝纫机,自家小菜哪还有时间打理,都跟孙庄买。

        欣欣向荣的河口村,却被一片苍白所覆盖。

        大雪过后,冬至也就近了。

        所谓冬至大过年,每家每户都在准备。

        莫家的门店可算在冬至来临前完工,整整三层包括厨房。

        后面的住宅就来不及做了。

        看着上百平的大门厅,一家人都激动得难以言喻。

        莫广柱仰望自己的杰作笑道:“按照你的设计楼上也修了茅房,通便的陶罐都试了,不漏,只要定期查看应该无碍,不过陶水箱没有效果,烧柴倒是可以,但改了煤炉后,我们尝试了几种办法都没能很好利用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