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零件分工-第5/5页
等大伙把大柳树围了几圈后,大管事便命人打开身后木箱,将里面零散的零件拿出来,给村民观摩。
没等村民询问,大管事就朗声道:“你们看到的东西叫齿轮,凹凸不平且起毛是残次品,光洁齿轮分明的是成品,你们只需将残次品加工成这样,我数倍价格收,具体价格我有清单,谁想加工谁就领一份。”
村民一听,还是满脑子费解。
莫杵榆见此,无奈的站出来道:“按照平时加工时间计算,一个人加工一个月,可挣三至五贯钱。”
一听到一个月三到五贯,所有人脸色都振奋了。
因为有过之前的制煤球,大家对榆哥还是信得过的。
“还是谈钱最有效啊!”孙大管事心底苦笑,又忙道:“残次品可找榆哥购买,若没钱的,我可替大家付第一批钱……”
莫杵榆补充:“就是大管事免费送给大家一份残次品,每一种数量不一,有复杂也有简单的,先到先选。”
大管事点头,继续道:“但前提我先给大家讲清楚,不符合规格的一律不收,手艺不足的也劝你不必再做了,这是份细致活。”
莫杵榆又补充:“感兴趣的可以来我家,我会指导加工流程,想做的现在找三娃领取残次品回家加工。”
很快就有人往莫家跑。
毕竟莫杵榆说了先到先选,他们当然像选加工简单的。
却不知,简单的回收价格可不高。
很快,三娃这些日子的存货就被清空了。
莫杵榆也早早回家,指导他们加工流程。
为了让他们有个对比,三娃还给了他们一件成品对照着打磨。
领到齿轮的,平均每户三个,总共三十户,每一户领取的都是一个规格的齿轮。
其余固定零件,也被分成大大小小交给了其余村民,连表壳也不例外,这个也是需要细致的打磨,特别是内部,为此三娃还给他们一把卡尺,方便随时测量。
最难的还是螺丝。
三娃这段时间只做了三架手动小车床。
车床就是巴掌大的铁架子,把一根两寸长的铜线穿进去,手摇旋转,另一头有刀片切割螺纹。
这种小螺丝只要钢片够锋利很容易切出螺纹。
而丝锥三娃已经做出来了,但没有交给村民,因为只有两把,一把大号的给了孙大管事,小号的三娃留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