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乡野有能人-第2/5页
村里人对此,难免有些不舒服!
不怕一起穷,就怕你富我还穷!
好在贾亥没干啥高调的事,一家人低调无比的在家里烧罐子,除了贾亥给莫杵榆帮工,妻儿老小都是闭门不出。
这人其实很精明,他能一眼看出榆哥图谋不小,并一头跟着扎进去便足以说明一切。
深知村里某些人见不得,能藏拙尽量藏拙。
杨仝没这顾虑,因为他还没钱。
三娃借老神仙之名,给他的缝纫机图纸,徭役时每天回来就盯着它发呆,现在也还是发呆。
不过此呆非彼呆,之前是完全不懂,现在是懂,却不懂这玩意能干啥?
当夜,他在榆哥采购的时候,特地叫他来家里,看看老神仙这是要他做的啥。
莫杵榆一看就无语了。
这明显是三娃画的缝纫机极简设计图。
许氏最近为做衣服早起晚睡,也确实辛苦。
莫杵榆便道:“你只管把木质散件做好,上面需要的铁制零件你找王铁匠,他不做的话再给三娃,传送带找老皮匠,他给贾亥做过几条,然后组装起来就好。”
“嗯这我懂,三娃跟我说了,我就不知它能干啥?”杨仝还是疑惑。
“缝衣服用的。”莫杵榆解释后,又提醒一句:“这东西技术含量很高,每个木质散件必须尽量的严丝合缝,越紧密越好,不然折腾不了几天就散架。”
“哦,缝衣服啊!”杨仝有些兴致缺缺了。
莫杵榆道:“它比手工快十倍,甚至更多,也就是说,别人手缝一件衣服的时间,它能做出十件,那么将有更多的时间做其它事,而且你要真能做出来,一台至少能卖五百文。”
“多少?”杨仝瞪大眼睛。
“做出来再说。”莫杵榆懒得画饼。
他一走,杨仝着了魔似的盯着图纸。
很详细,每个零件都标了尺寸,且零件数量也有一二三四的号码标注,他虽不识字,但这个数目的字他还是能看懂的,也知道寸、尺、丈这些简单的计量字。
何况三娃还给了他一把竹尺,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刻度,比那裁缝用的还细致。
里面用的木料花不了几个钱,倒是铁制的小零件,他不清楚,回头问问王铁匠,如果成本不到两百文,他岂不是赚翻了!
念及此,杨仝越发上心。
翌日一早,杨仝跟贾亥去榆哥地皮干活的路上,顺口就问:“你用的那皮带,多少钱?”
贾亥一愣,继而苦笑道:“十五文。”
“这么黑!”杨仝皱眉,这也太贵了。
“原来三文!”贾亥叹道:“可是才半天不到就断了,然后让老皮匠加厚,他弄了三条粘合起来,算我八文,虽然没断嘛,但用三天后开始松动,时常脱落,等剪掉多余缝好后又不好用,没辙,再让他帮做一条又坚韧,又不容易松的,这才要到了十五文,不过目前看来,这条也用不了多久了,回头还得找老皮匠给我做条更好的。”
杨仝听后咋舌,不住问:“那岂不是越来越贵,你整这些干嘛?”
“我做小罐要用啊,小罐做不做得好全靠它了,哦对了,你再给我弄两台陶轮,脚踏的啊,别给我整以前那种老轮子,我那张已经不咋好用了,晃荡得厉害,这次你可一定要给我用最好的料,要是能用一整年,我给你这个数!”
贾亥伸出一个巴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