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女孩和她的男友 1
现在的乡镇工作任务繁重,矛盾集中,干群关系紧张,乡镇党委书记处在风口浪尖上,稍有不慎就有撤职、处分的危险……
五十九
美国东北部有一个花园州叫新泽西州,世界知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就坐落在这个州。这所规模不大的校园汇集着不同肤色的学子,中国女孩夏茜在这里度过了五个春秋。
普林斯顿大学每年只收一千名新生,申请者万人,录取者通常是班上前五名学生。夏茜的情况特殊,她所持的是大陆自修大学文凭,美国政府不承认这种学历。好在美国人重视实力而轻看虚名,不管你是什么大学文凭,只要你能通过他的入学考试就OK。现在的夏茜是该校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生物工程和生物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刚到美国时夏茜是一边打工一边读书。由于普大坐落在纽约和费城两城市之间,两地的富豪纷纷在普大周围购置富丽堂皇的别墅,夏茜就在这些别墅区内教富人的孩子学中文……硕士毕业后她不再为富人打工,而是给导师当助手,亨克教授给她的报酬相当于美国大学讲师的收入,足以维持她读博的费用。
亨克是一位生物学教授,同时也是一位基因科学家,还是美国HGP计划倡导者之一。亨克的研究课题是人类基因。HGP计划是一项能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相媲美的大项目,如果说曼哈顿计划加速了希特勒及其法西斯联盟的毁灭,那么HGP计划极有可能彻底免去人类一切病痛,包括癌症和精神分裂症……
这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计划。
作为亨克的助手,夏茜在美国也成了炙手可热人物。美国PEcorp集团老总托力·怀特找到夏茜,开出年薪百万美金请她毕业后留在PEcorp工作,夏茜没有答应,她说她要回国。托力·怀特请亨克当说客,她向导师讲起牛郎织女的故事,亨克听得如痴如醉。亨克说,他还是第一次听到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没想到如此的美妙与精彩。她说她就是织女,中国还有一个牛郎在等她。亨克完全理解她,祝她早日与牛郎相聚……
是哎,牛郎与织女每年七月七还相聚,而他们已有五年没有见面,好在有电话和Email,让他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普大外国留学生不多,中国学子就更少。异国他乡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就是东方人的标志。在这里夏茜结识了一位台北男孩,叫陆记,学的是比较文学专业。陆记是他的笔名,他的真名叫陈台生。
他讨厌父亲给他起的这个名字。
陆记的父亲是台湾******高层官员。在陆记的记忆中,父亲是个忙人,很少回家,即使回家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父子缺乏感情交流。
后来他才知道,父亲在搞****,被国民党执政当局通缉,不能过正常人生活。现在好了,台湾局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他的父亲也从后台走向前台,公开向民众宣传****主张。他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搞****,从小他就知道自己的祖籍在大陆福建省武夷山脚下,父亲这样做不是叛祖离宗?他自作主张,将带有****性质的陈台生改为陆记,就是记住大陆的意思。
父亲问他为什么改名,他说他不想让人知道他是名人之子。
进普大后他一头扎进盖斯特东方图书馆,因为该馆收藏中文图书二十三万册,是中华文化的缩影。
他也是在这里认识了夏茜。
他问夏茜,大陆是不是很穷,工人的年工资是不是不及台湾的月工资。夏茜看出了他的善意,知道他是想了解大陆,但是她不喜欢他这种口气。她说:“这是西方人的标准。”
陆记一脸迷惑。
夏茜说,西方人喜欢用美元作统计单位,而人民币的汇率又太低,只相当美元的八分之一。用美元统计出来的结果是不公平的,显示的结果自然是中国大陆很穷。事实上,中国并不是外界想象的那样,大陆一千元人民币可以解决一个家庭一个月的开销,而美国一百多点美元根本不能确保这笔开支。
他是学比较的,一听就明白。不过大陆对他永远是新鲜课题,就像台湾对夏茜一样,也是新鲜课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