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长江大决口 2
从死亡边缘走过的人更加懂得珍惜生命。天亮后周将军看到脚下就是洪水,不时有漂浮物——木板、西瓜、冬瓜从脚下流过,猪和蛇在水中寻找着陆点。在他周围不远的其他杨树上,全都挂满了人,就像树上结满果实一样。有一位女孩紧紧抱着树桠一动不动。
大家知道,天亮就有救了。
冲锋舟在湖面上游弋。有树的地方就有人,树就是小岛,就是陆地;这是生命之树。
终于桂为民发现了他们,周将军得救了。
桂为民激动得去拥抱周少坤。将军却黑着脸指着桂为民的鼻子骂道:“妈的×!”骂完后转头就走。
几天后统计数字出来,版江湾溃口造成经济损失4000万,47名群众丧生,19名解放军官兵牺牲。
四十八
统计数字出来后桂为民松了一口气,邓中康和江山仁也松了一口气。桂为民原来估计有上万人丧生,没想到人的求生能力比任何动物都强……群众自己救了自己,也救了他桂为民的政治生命。
部队领导骂人也让他松了一口气,和平年代一下子死去了十九位战士让人心疼。十九位战士除了一位连指导员是三十二岁外,其余都在十八岁左右,花一样的年龄。有些小战士入伍还不到一年,将军梦还只是刚刚开始,就不幸夭折。
惋惜!让人痛心。
溃口毕竟不是一件光荣事,邓中康、江山仁也不想南集在全国出名,于是开始找客观原因。
桂为民把南集水利专家召集起来分析,很快找到溃口原因,共三点:一是百年不遇的大水。长江水位超历史,版江湾水位超长江沿线;二是江水长时间浸泡,造成大堤土质松软。浸泡时间前后长达三个月,历年只有十七天;三是大堤下土质为沙基础,经受不住高水位的压力。
桂为民亲自修改意见,将第三条略作改动,加上这样几个字——因历史原因。这样润色就没有一点他的责任;责任在天、在历史、在过去。
邓中康和江山仁随后安排省水利专家及长江水利委员会专家进行“会诊”。专家同意南集意见,并以省委、省政府名义重新写了一份内容相同的意见上报国务院、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上次来视察的那位中央领导在这份意见上作了批示:
不是说铜墙铁壁吗?不是说固若金汤吗?我看是豆腐渣工程,祸国殃民。
中央领导的这个批示经媒体传播后,过去中央领导对版江湾是一个不放心,现在是两个不放心。一是对江堤整险加固质量不放心;二是对大灾之年人民群众生活安排不放心。他决定到版江湾实地看一看,时间选在大年初一,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
这一天,中央领导在省委书记邓中康、省长江山仁的陪同下来到版江湾,向受灾的群众拜年。
兴奋的灾民把领导围住,告诉中央领导大灾之后的生产生活情况,感谢党中央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
中央领导挨家挨户拜年,一家一家走访。所到之处总要问:“过年了,有没有肉吃?”“全国各地支援的物资发到位没有?”“政府的救济款领到没有?”“学校恢复上课了没有?”“小孩有校上没有?”
领导的关怀如一股暖流,流进版江湾受灾群众心坎上。
桂为民一直跟在领导身后。今天站在中央领导面前的他,就没有第一次见到领导时那么神气和活跃,而是有点缩头缩脑。
见领导只跟群众讲话,他就知趣地跟在江山仁后边游动。
中央领导要走了。
在与地方党政领导握手告别时,邓中康在一旁介绍桂为民。
中央领导说:“我认识他,咱俩上次也是在这个地方见的面。”
桂为民想说几句客气话,怎奈领导的手已经抽出,在与林汉水握手。
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了这条新闻,大家在电视画面上没有找到桂为民的身影。后来才知道,由于他在版江湾得罪了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媒体私下订了一条协议——封杀桂为民。
四十九
版江湾溃口没有处理一名干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