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两个女人 1-第2/4页
四个小时后到达目的地。高妈下车后四处打听关人的地方。她不知道关人的地方该叫看守所还是拘留所。
没有人正面看她,也没有人把她的话当真,不是把她当讨饭打发就是把她当成神经病看待。
有一个小青年愿意带路。她感激不已,一个劲地说:“总算遇上好人,总算遇上好人……”
话还没说完,小青年要带路费——不多,十元。
讲价两元;最后五元成交。
小青年把她带到一个拐角处便不见了。
她以为小青年在发廊方便,于是也跟着进去。
发廊小姐问她是洗头还是找人。她说找人。发廊小姐以为是哪位姐妹的母亲来看望女儿,便帮她引见。
可都不是她要找的人。
发廊小姐好急又好笑,问她有什么事。
她才把刚才的事讲出来。
发廊小姐动了恻隐之心。
都是乡下人,乡下人要帮乡下人。可是她也不知道看守所在什么地方,其他人也是一样。正在为难时,发廊小姐突然想到她最近结识的一个情人,便打电话叫他来。
不一会儿来了一位染黄头发的青年。
发廊小姐说她姑母要到关人的地方去,要他送一脚。
黄发青年见过世面,知道关人地方就是看守所,便径直把高妈送到看守所大门前。
高妈急着往里赶,不想有人问她:“干什么的?”
这才看清有一名解放军战士拿着一把冲锋枪站在门口。
不是解放军,是武警。
看见寒气逼人的刺刀,高妈意识到——昔日几百万人尊重的弟弟,如今被当作无产阶级专政对象关押在高墙内。
“同志,我要见董书记。”高妈战战兢兢地讲。
“什么董书记……有没有条子?”战士问。
“什么条子?”她反问战士。
就是接见证或是某个领导写的字条,否则不准见。
高妈当然没有。
没有就不准进。
她一个劲地央求战士,让她进去与亲人见上一面。
纪律不允许。
但是她不松气,还是拼命地求人。
没有用。
她累了,就坐在地上边哭边求。眼泪哭干也没有人理睬。
换岗了,来了一位新战士。
她又开始央求。结果还是一样。
又换岗了,又来一位新面孔。
她再次央求。都是一样的结果。她就不相信没有人同情她。
夜幕降临,又来了一名新战士。这位战士长得像儿子高天泽,她有成功的预感。
“同志,”她试探着上前,“我……”
“不准超越警戒线。”高妈的话没说完就被战士严厉地呵斥。
高妈往脚下看,原来这条红线是警戒线。她往后退了一步,退出红线外继续央求。
武警战士说:“我知道您的请求,您还是回去吧!”
高妈说:“见不到董书记我就不回去。”
战士看她固执,拿话唬她,不回去把她也关进来。
她说求之不得,这样就能见到董书记。
战士说不是关进眼前这个地方,而是关到其他地方去。
这个不干。高妈说她没有犯法,凭什么关她。
“现在你在犯法,犯的是妨碍公务罪,影响了我们值勤。”战士逗她。
她说她没有影响他。
你一言我一语,距离拉近了许多。高妈从挎包里拿出花生请客,不想带出一件东西。
战士不吃花生,提醒她东西掉了。
是儿子的照片,她突生灵感,说不是她的东西而是他的照片。
战士觉得好奇,明明看到是从她挎包里带出的,怎么变成自己的照片?他接过照片,还真是自己,但是他没有照过这张相?
见他犹豫了,高妈把话挑明,说他手里的照片是她儿子,问他是不是跟他长得很像。
“是的,”他把照片还给高妈,“你儿子在干什么?”
“我儿子是个好孩子,他从小就没有父亲,十几岁就参加工作,自学取得大学文凭,现在在地委办公室上班。”高妈讲。
“既然你儿子在地委,为何不叫你儿子写张条子来找人?”战士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