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家欢乐一家愁 3



    这种感觉一个月前他有过一次,是在省委书记的办公室。

    邓中康说出省委的决定后他从沙发上弹起,紧握邓中康的手说:“请省委放心,我一定要把南集搞上去。”

    这个动作在邓中康眼里是失态。作为一名中级干部,还是要有一点城府好。

    邓中康说:“老桂啊,你的担子很重,南集不能再在你手上停滞不前……”接着他话锋一转,“你那种性格也要改一改……作为一把手,敢作敢为可以,关键还是要冷静思考、驾驭全局,这就是党的一把手与行政一把手不同之处。”

    桂为民接过话头:“邓书记,您的谆谆教导我一定记住,我一定会珍惜好您及省委给我的这次机会,不把南集建设好,我死不瞑目!”

    邓中康不喜欢豪言壮语,他自己本是个不善言辞之人,也就讨厌油腔滑调。

    “我不听你怎么讲,只看你今后如何干。”邓中康显然不想让他多讲。

    谈话结束,桂为民恨不得一步飞回南集。

    他要实现远大理想,这个远大理想就是当专员时就想实施的计划,即地改市,把南集地区建成中等城市,实现农业向工业第二次飞跃……

    这样他就是南集第一任市委书记,即“开国皇帝”。

    现在有这个条件,何愁办不到。

    这种感觉一个月前他有过一次,是在省委书记的办公室。

    邓中康说出省委的决定后他从沙发上弹起,紧握邓中康的手说:“请省委放心,我一定要把南集搞上去。”

    这个动作在邓中康眼里是失态。作为一名中级干部,还是要有一点城府好。

    邓中康说:“老桂啊,你的担子很重,南集不能再在你手上停滞不前……”接着他话锋一转,“你那种性格也要改一改……作为一把手,敢作敢为可以,关键还是要冷静思考、驾驭全局,这就是党的一把手与行政一把手不同之处。”

    桂为民接过话头:“邓书记,您的谆谆教导我一定记住,我一定会珍惜好您及省委给我的这次机会,不把南集建设好,我死不瞑目!”

    邓中康不喜欢豪言壮语,他自己本是个不善言辞之人,也就讨厌油腔滑调。

    “我不听你怎么讲,只看你今后如何干。”邓中康显然不想让他多讲。

    谈话结束,桂为民恨不得一步飞回南集。

    他要实现远大理想,这个远大理想就是当专员时就想实施的计划,即地改市,把南集地区建成中等城市,实现农业向工业第二次飞跃……

    这样他就是南集第一任市委书记,即“开国皇帝”。

    现在有这个条件,何愁办不到。

    办事在人,事在人为。他意识到人的重要性,也清楚南集班子是董作为留下来的班底,要成事必须先调人。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朝不用旧朝人。历史的经验别人用得,他当然也要用。

    不能大调整,稳定压倒一切。但有几个位置必须动手术,那就是地委秘书长、组织部长、常务副专员、纪委书记、检察长这五个人必须先动,让这些人到地区人大、政协联络组去当副组长。

    省委考虑到地区人大政协是派出机构,其班子是联络班子不是工作班子,不宜全部进人大政协。于是将方案做了一点小调整,原地委秘书长进地区人大联络组当副组长,原地区纪委书记进政协联络组当组长,原常务副专员任地委副书记,原组织部长、检察长交流到外地。

    省委基本是照他的靶子在打,但是有一个人完全没有按他的意见来,这就是常务副专员刘祠更。上面不但没让他到人大、政协,还升他任副书记。桂为民摸不清刘祠更有什么路子,到了这把年纪应该退居二线,却还升了一级。

    尽管刘祠更升了,桂为民还是比较满意的。不是常务副专员就不能分管财贸,让他去管农业也好。

    剩下来要调整的干部属地委管辖的干部,这个好办,他可以说了算。过去当专员虽然没有管干部,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他还是清楚的。有些人过去不买账可以理解,书记和专员闹矛盾都知道偏向书记一边,维护书记权威也应该。现在他当书记,总算明白了这个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