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张宪的原则,祭祀开始-第2/3页
因此,在以人类自身文明发展历程为基础的情况下,两人在饲养文明的问题上难得达成了惊人地一致。
饲养文明,必须掌握度。
这个度,主要在于有限地干涉文明的发展。
比如,弱小的文明遭遇了可能带来毁灭的自然灾害,这时候是可以进行干预的。
再比如弱小的文明迷失了方向,也是可以指引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当文明的保姆,更不意味着要让这个文明安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发展。
那是愚蠢的行为。
因为人类的文明,终究只是人类的文明。
而且即便是人类的文明,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
东方与西方,黄河文明与尼罗河文明,绝不能一概论之。
所以饲养文明最好的办法,就是有限地干涉文明的成长进程。
耐心呵护,为其创造相对安全的空间,让其可以自由地成长。
这就是张宪明明了解很多种文字,但没有直接给青丘部落的原因。也是他明明有着人类发展的智慧结晶,没有直接传授的原因。
那是属于人类的文明,并不意味着适合狐族。
青丘部落应该走出自己的文明之路。
他们应该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文化,自己的音律,自己的规则。
而不是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模仿者。
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与人类文明并不相同的文明之花,得到不同于人类文明的文明成果。
这就是两人共有的默契。
也是张宪至今坚持的原则。
有限的干涉。
默默地观察。
-------------------------------------
青丘城内。
一位狐族青年满脸兴奋地不断向身后催促着。
他身材壮硕,身着灰色麻衣,喊话间摆动着粗壮的手臂。
“易,快点,快点,要赶不上了。”
在他身后,跟着一位瘦弱的少年。
看其体型,只有十四五岁的模样。
少年脸色略显苍白,身形比较单薄,仿若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跑。
他手中捧着一块尺长的木板,手里拿着一根外层包裹着兽皮的木炭笔,在木板上写写画画。
这两人正是硕的两个孩子。
山。
易。
山是硕的次子,今年已经有十九岁。
相比较常年宅在家里研究文字的易,山完美继承了硕健壮的体魄,身高一米八以上。
早在十三岁的时候,山就开始跟随部落里的叔叔伯伯外出狩猎,采集蔬果,熟悉环境,学习各种生存技能。
而今他虽然十九岁,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但依旧保持着少年的心性。
在自己弟弟面前,无话不说。
易随意应了一声,但眼神一直盯着手中的木板,显然根本没有将山的话放在心上,甚至可能根本没听清楚山在说什么。
对此,山显然早有预料。
他叹了口气。
小跑着来到易身前,然后抄起来背在自己背上,边跑边笑道:“还是这样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