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子贡赎人-第2/4页
“取钱财便是失了道义,不取钱财自己却陷入窘迫,搭救鲁国人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这是谁也做不来的蠢事啊。如此,今后便再没有人愿意去搭救鲁国人了,你们说,端木赐是不是好心办了坏事?”
众人不明白的还在思考,明白的,便频频点头。
戴义心中一咯噔,这故事分明是在说我,之前帮蔺陶家修屋顶只取一个布币,虽然自己认为是做了好事,却可能让其它人心里不舒服。
“庄小哥讲的故事很有道理。”
庄周接着道“这故事其实还有后续,是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子路,他是武艺高强之辈。看到了一位掉在水里的孩子,便勇敢地将他救起。之后孩子的家人回赠给他一头牛,他欣然接受了别人的好意。这事让孔子知道了,他夸奖子路说,今后国人必勇于搭救落水的人了。”
曾伏点点头,道“孔子见微知著,洞察人情,实在了不起,道德其实应该是一个人人都能做到的,无损于已而又有利于人的品质。不过能将这个故事完整讲出,且让我们听懂的,庄小哥也很了不起。”
蒲月(五月)虽然天长,但看着天色已经不早,太阳快掉到西山尖了。酒足饭饱的众人,也该各回各家了。
“我们就先回去了,庄小哥留步,我等明日再聚。”
庄周同众人行礼道“二三子,路上小心。”
郑氏之前躲在门外倾听,见众人散了,这才出来,收拾桌面。
到哪里都免不了这样的场景。相聚的时候觥筹交错,其乐融融,酒菜汤水填满了客人的肠胃,只是他们不会体谅准备饭菜的庖厨的辛苦。等到散场,人都离去,这一桌子的狼藉便也只能由做饭的人来收拾。
列位看官,自城市里回到老家坐客,酒足饭饱后,开着车就走,留下了一桌烂摊子,给留守的爸妈收拾。有没有想过他们之前盼望你们归家的急迫,准备饭菜的辛苦。以及曲终人散收拾桌子的寂寞。最后还要准备一些土特产,眼睁睁目送你们远去时的孤单?
你们心中是否有那么一丝丝愧疚呢。
唉,为了生活,都不容易啊。
曾伏从子贡赎人的故事里听到这个词,“武艺高强”,心说“庄小哥这瘦瘦弱弱的,如果他日要外出游学,万一遇上了歹人,或者野兽,该如何自处?”
此时庄周正和郑氏一同收拾着桌案。将一些餐具归拢。却也不怕外人笑话,在他眼里,自己认为合理便去做了,当随心所欲,道法自然。
很快便收拾完了,一应平民人家在晚上,大多没有什么可做的活动,就只能造人了。
郑氏先去房里梳洗,然后躺下。
庄周还要看一会书,只是这些书对他来说已经不怎么新鲜了。他起了要出去游学的心思。
这时候曾伏诺诺地走了过来,“庄小哥,白日里听你说子贡武艺高强,不知你的技艺怎么样呢?”
庄周好奇地回答“曾大哥,周是读书人,礼,乐,射,御,书,数皆有涉猎。只是从未与人争斗,武艺不知怎么说。你有何教我?”
一说打架,曾伏来劲了,“周小哥今后定是要外出游学的,伏可与周小哥切磋一下。互相映证。”
想想也是,正好有人来喂招。“那便多谢曾兄了。我去取剑来。”
这一比不要紧啊,端得是惨不忍睹。庄周学的剑是堂堂正正的君子之剑,刺手臂,砍肩头,最多不过划大腿(股)。
春秋时期贵族都这德性,打仗的时候先互相通报,祈告上天,然后列阵,要知道对面是谁,身份若不对等的马上罢兵。等全都准备好了,才战车对战车,兵卒对兵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