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贾氏义学-第2/2页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花甲之年,仍旧得以留在工部当差,早就被个别有心人顶替下去了。

    贾政素与秦邦业有些交际,上次他给秦钟举办婚礼时,贾政也托仆人送去了两吊钱作为贺礼。

    眼下秦邦业这样一副模样,显然是遇到了极为难的事情,贾政也不好当做完全没看见,自然是要过问一下的。

    等到听说是因为秦钟入私塾读书的事情,贾政不由哑然失笑。

    这芝麻绿豆般大小的一件微末小事,也值得你秦邦业这副模样?

    你真要因为现场督工出了差错,反而还要拖累我这个上司承担连带责任,这不是因小失大了吗?

    “罢了罢了,我就出手帮你这一次吧。”贾政在心中计较道。

    随后,贾政便建议秦邦业把孩子送到贾氏义学中来。

    贾政慨然表示,有他出面作为担保,秦钟在这个学堂里附学读书,不仅能免除学费,而且茶也是现成的,饭也是现成的,求学上进的同时,还能够省去一笔嚼用,岂不美哉?

    贾氏义学中,现今司塾的老师是贾代儒,他乃当今之老儒,在士林之中也略有薄名。

    说实话,秦邦业也曾想过将秦钟送到贾氏义学这一茬,但因为其中牵连甚多,实在是不好意思向贾政这个上司开口求救。

    如今既然是贾政主动提起,秦邦业焉有不同意的道理?

    他向贾政长揖不起,深表感激之余,料定秦钟此去,或将学业进益,成名可望,自然心中十分欢喜。

    贾政又说道,“你放心,我稍后便给府中分管学堂的吴新登说一声,此后秦钟这孩子的供给,包括笔墨纸砚,每日茶饭,都用我府上的公中钱按例办理就是。你我相交数十载,这点人情还是说得过去的。但我也需要特意提醒你一声,贾代儒老先生那里,你也得多少准备一些束脩礼物,要不然面子上怕是不好看呀。”

    秦邦业连忙点头应道,“那是那是,凭空多了一个学童需要照管,还不知道要给老先生增添多少麻烦,合当我带着秦钟这孩儿,前去登门拜访才是。”

    这日晚间回去后,秦邦业便告诉了秦钟这件事情,嘱咐他这几日在家中,再把往日那些旧书温习一遍,以备贾代儒老先生的查问。

    与此同时,秦邦业还从某个红漆箱子中,掏摸出了一副银项圈,一对银镯子,他亲去附近的典当铺里,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典当回来了三十两银子。

    秦邦业从中分出二十四两银子,准备过几日便拜见贾代儒老先生,将秦钟入学的事情尽早敲定;另外六两银子,他托钟氏转交给了秦可卿,让她用作家庭开支,先支应一段日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