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2



    而此时,公司里的员工素质开始急剧下降。因为自从那些老弟兄纷纷离开以后,苏瑞对新补充员工的第一要求便是听自己的话,至于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嘛!即便没有能力也不怕,这么大公司养一两个闲人完全不成问题。到后来,连招商部等重要科室,甚至省直大医院的临床工作这些重要岗位,也都交给了这些饭桶来实习,于是公司业绩开始出现大面积下滑。

    姜勇却把这一切看做是市场恶性竞争的必然结果,更加频繁地大量开发县市级医院,并尽可能地参与更多周边地市的招投标。这两项战略都大大增加了姜勇的销售成本。譬如那些县市级医院,一来,自己的业务人员素质不高,做起临床工作来像蜻蜓点水,这样工作不扎实,销售量自然上不去;二来,由于近些年包括很多下岗职工甚至地痞无赖都开始加入医药销售大军,这些人就吃住在当地,成本优势显而易见;再加上也不懂什么专业知识,就知道给大夫提成,这样就造成了临床费用年年上涨,而涨到最后的结果是,这些杂牌军只要能赚个工资就干!而姜勇这样的正规部队里,却要支付员工工资、通讯费、差旅费等各种费用。

    更可气的是,那些县市医院的院长大多都喜欢显摆,哪怕自己小姨子来省会买条围巾,也会通知你接待,好一点的中午管顿饭下午就把这大爷送走了;难伺候的一住就是三四天,天天你要开个宾馆好酒好菜伺候着,偶尔还会有人要求去旅游景点去看看。这帮大爷本人来了更不仗义,明明他本人可以报销,却要你为他的司机、随从什么的一开一溜房间,然后每天吃喝姜勇全陪,到头来一结账,少则三五千,多则七八千。得,一个抗生素在这老小子的医院里仨月白销了。

    这些在地方上能混上医院院长的人,大多都是些精通为官之道的官场优秀“油条”,而且半生积累的家产都不菲。譬如,某老区的县级中医院周院长,当地火车站门前一条街的门面房有半条街都姓周,而且里面有个庞大的院子和四五座楼也都属于他,被他出租给了几个学校的数百人来上课。而且此人在省会某知名大道的写字楼里,一出手就是整整两层!2000多平米啊,每平可是10000元!奶奶的,温州炒房团也不过如此手笔吧?

    这老周是当地医疗行业的老大,包括县医院院长在内见了他都得乖乖叫大哥,因为几起大型医疗纠纷都是靠着老周平息的。这老周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直接给书记打电话:“这起事件你们县委要尽快解决,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全县医护人员的安全,威胁到了全县人民的健康。你要再不解决,我明天就给他们每人发50块钱工资,然后我拉他们十车集体去上访……”于是,书记听了大惊,因为他知道这混混出身的老周可是有名的滚刀肉,说出来那可就一定能做到,而且据说和市里某书记关系贼铁,又开罪不得,只好火速召开办公会议,督促相关部门尽快解决问题。

    当然,老周和他们这些县长书记的关系也很好,多少带了点恃宠而骄的味道。要不,你一个县级中医院的院长敢如此威胁县太爷?那你是不想混了。老周和他们的关系随便到什么程度?嘿嘿,到了可以公开讨价还价的地步!一天,在省会,姜勇陪着这老小子腐败,就亲耳听到他头摇得拨浪鼓一般,“不干,不干,坚决不干。”打完电话后告诉姜勇说:“书记说让我去县人民医院任院长,要100万,奶奶的,我这把年纪至多再干两届,就是刮好了无非一届弄他个200万,万一干一届下了,我就给他小子白辛苦了,因为我守着中医院三年下来爱弄不弄也能弄个百八十万啊……”

    其后不久,老周医院里也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不过都被这老混混轻易地打发了。一件是外科暴亡了一个病人,此前没有任何征兆,医院连病危通知书都没有下(这年月,医院为了自保,总是在病人住院后稍有动静就下病危通知书),却在打完一支头孢五分钟后咽了气。医院紧急封存了相关药品和器具,等待上级的调查组来做鉴定。没想到,当天从乡下开来了20多辆农用三轮车和拖拉机,把医院院子里填得满满的,并且在医院大厅里摆上了灵堂,还支起了大灶做饭,准备打持久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