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
2003年,姜勇已经学乖了,开始开发自己的产品。先找个医药研究所,自己申报新药;然后落户到拥有GMP证书的生产企业,自己采购或者委托生产企业采购生产原料,包装什么的费用全部由自己承担;另外,每支药品还要支付给生产企业一定的加工费。
这些年,医药生产企业日子都不好过,闲置的生产线很多。自己产品少,加工能力又很大,反正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所以都很乐意做代理加工的业务,自己又不用承担销售风险。还有的生产企业干脆把生产线和车间包给别人,每年只收些管理费、水电费完事。比如2006年出事的“齐二”,就是这样把生产线承包给了个人。
那年年初,一场叫做“非典”(SARS)的世纪瘟疫爆发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许多医药和耗材商大发了一笔,甚至倒卖白醋的食品商都能大发其财。部分拿到防“非典”口服液的药厂,更是加班加点连夜生产。可即便如此,仍然供不应求。生产口罩的耗材企业根本不再按标准的工艺层数去加工,仅仅用两层棉纱布中间夹层薄海绵做出来的产品,就敢拿到各地批发市场去销售。就这样简单粗糙的劣质产品能起到过滤作用吗?球!小朱同志说得好:“戴这样的口罩,还不如把胸罩剪两半系根带子勒脸上!”
不仅白醋和口罩,所有和防治“非典”有关系的,如温度计、84消毒液、板蓝根、金银花、黄芪等,价格统统翻着跟斗往上蹿。炒到最后,连清热解毒口服液和双黄连口服液也被抢购一空!部分不法商人早就开始大量囤积相关中药材。据说当时的亳州药市,每天可以产生100名百万富翁!
那个时期,姜勇的日子很不好过。由于病人很少去医院,导致病员锐减,而且医生不再欢迎医药代表来访,私下里也不再接受宴请、洗澡或K歌什么的了。姜勇苦笑说,抵制灰色消费的最好办法就是持续“非典”。而且,当时那种销售下滑是全国性的,各地的代理商发货量基本不及平时三分之一,大量的药品堆放在仓库里,眼看着保质期一天一天逼近,这样的日子还不知道何时才会终结。
姜勇在此期间有两次想乘机发财。第一次是四处倒卖一种叫胸腺肽的针剂,因为某个时期风传注射这种药品可以获得免疫。一时间,这种药品价格开始疯涨。在获取这谣言的当夜,恰好老家一单位来姜勇所在的城市采购此药品,原本代理价格为一元左右,对方出价每支15元!姜勇听到消息后发动公司员工,连夜买断了省会各大医院该产品的全部库存,又从唐山等地朋友处调来了一批。嘿嘿,第二天早上八点,近10万元的利润就到了姜勇的口袋!
中午12点的时候,一个多年不联系的兄弟王瑞又打来了电话:急购胸腺肽,有多少要多少,确定有货源再报价格!
当天下午一点的时候,这个城市的胸腺肽已经涨到了每支16元;下午五点18元;到了晚上10点的时候,已经突破了20元大关,还是有价无货。
第三天早上八点,价格再次上涨1元;到了中午下班时候,已经翻到了25元!这时候传来消息说,南方某市有13万支,报价每支16元。姜勇大喜过望,当即携巨款开车直奔该市,到了晚上六点才赶到这个城市。对方一脸歉意地说:“真对不起,由于下午客户太多,现在仓库里仅剩下2万支了。”姜勇当即表示全部吃下,一面给王瑞打电话,报价25元每支,问王瑞要多少?10分钟后王瑞回电表示,价格可以接受,有多少要多少。
当晚连夜交款发货,姜勇拉着一车胸腺肽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2点了。早上八点,王瑞说中午过来交款提货,好不容易等到中午12点,王瑞却打来电话说:“对方不要了,交易取消。”而这时候,市场上胸腺肽的价格已经是急转直下,一举跌破了20元大关!
姜勇当机立断,把其中2000支按18元一支卖了出去,剩下的在当天下午按16、14甚至12元不等的价格全部清空,算下来这笔药品亏损了接近40万!谢天谢地,他没有能一下吃进那13万支,要是把那13万只全部吃进,怕他这次麻烦大了。因为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市场上胸腺肽的价格就基本恢复了正常,而且各生产企业加班加点生产的货物,持续销售半年都没有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