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十八章 2-第3/4页





    “你怎么不见晓露呢?她对你担心得很。”

    娄刚敛了笑,说:“我不想扰乱我的心情,我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现在,她和我都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袁真又问:“你有什么话要带给她吗?”

    娄刚低头想想说:“她不必见我,也不必等我,我的律师会找她,替我办理离婚手续。希望她好自为之,把孩子培养成人,我娄某感激不尽。”

    “一定要这样吗?”

    娄刚苦笑一下:“不这样又还能怎样?我至少要坐十几二十年的牢。我命该如此。”

    一出看守所,袁真就把探视娄刚的情况打电话告诉了吴晓露。吴晓露问得很细,娄刚什么样子,说了哪些话。袁真把听到的每一个字都告诉了她。听说娄刚要离婚,吴晓露哽咽了半天,抽噎着说:“都、都是我害了他……”袁真心情沉重,又安慰了表妹一阵,才回自己的家。

    好久没回家,到处蒙上了灰尘,袁真正想打扫打扫,手机响了。于达远市长的秘书来了电话。秘书说,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即将在莲城召开,会议代表将参观新建的枫树坳凡高小学,而她袁真,作为支教工作的先进典型,要向会议汇报有关情况。秘书说,于市长对她特别关心,要亲自培养她这个好典型,还说于市长明天就要带着记者来枫树坳视察,要她做好各种准备,拍几个好镜头。

    袁真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在枫树坳,我已经回莲城了。”

    秘书说:“那有什么关系,你赶快回枫树坳去吧。”

    袁真默默地挂了机,她不想回枫树坳去,她不想凑这个热闹,更不想陪于达远在摄像机前作秀。她只想找个清静的地方生活。忽然之间,她就没有打扫自己的家的兴趣了,家只是一个空空荡荡的壳,她想从家这个壳里走出去,从城市这个壳里走出去,去见识别样的风景,经历另一种人生。她兴奋地拿出刚刚收藏好的旅行包,匆匆收拾好行装,匆匆地去了火车站。

    火车开动的时候,袁真向窗外招了招手,就告别了这座城市,也告别了过去的自己。远远地,她瞟见她工作过的那幢楼房在天底下慢慢地旋转,一眨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第二天上午,于达远一行人来到了枫树坳。于达远见到了偏僻美丽的小山村,见到了新修的学校,见到了意气风发的老板曾凡高,却没有见到他想见到的袁真。于是于市长的一些设想落了空,于市长就觉得他受到了轻视,他简直要恼怒了,但是限于身份和涵养,他只能把恼怒藏在心里。他的眉头市长般紧紧地锁了起来,对陪同他的方为雄说:“你这个前妻是怎么回事?这样无组织无纪律,她真的不想提拔了吗?”方为雄窘得脸红一阵白一阵,只好代表前妻连连道歉,说一定严厉地批评她。方为雄立马就给袁真打电话,想要她赶来枫树坳,但是她的手机关机了,家里也没人。

    回到市府,于达远市长仍耿耿于怀,让秘书再找袁真,他要亲自和她谈话。但是秘书连续找了几天都没有找到袁真,除了袁真自己,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一天晚上,于达远看呈报件看累了,便揉了揉眼睛,悄悄走出办公室,沿着夜色笼罩下的街道踽踽独行。不知不觉地,他到了醉心酒吧门口。迟疑了片刻,他才迈步走了进去。年轻的酒吧老板认出了他,立刻满面笑容地迎了上来。他示意老板不要声张,然后站在吧台旁与老板轻言细语地聊了起来。为了推行他经营城市的理念,市政府已决定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而醉心酒吧就在即将拆迁的范围之内。他诚恳而亲切地向老板征求对拆迁工作的意见,细致地描述着城市的美好前景,眼睛却不时瞟着窗边他和袁真曾经坐过的位置。

    后来他要了一听啤酒,在袁真曾坐过的椅子上坐下来,慢慢地啜饮。迷离的烛光里,隐隐约约地显出袁真圆润的面庞。他摸了摸椅子,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他掏出手机把玩着,从菜单里翻出袁真的名字来。他不知她现在何处,也不知她是不是还用这个号码,但他还是写下了一条短信:“也许你已对我有了成见,但我自己知道,我还是我自己。”他默诵了一遍,怎么看都不像是写给袁真的,而像是自言自语,便想将它删除,可是他摁错了键,将它发出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