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十七章 2-第2/3页
“我可不愿意女儿因为有一个下岗的母亲而自卑!”
“这个你放心,方明绝对不会因我而自卑的。”
方为雄央求道:“你的倔脾气还是先收一收吧,向廖美娟道个歉,给她一个面子,她就会把报告退还给你,事情就了啦!”
“你是来当说客的?你觉得我会道歉吗?”
方为雄一时语塞。
“此事若是影响了你们谈恋爱,我只能说声对不起了。”
方为雄恨铁不成钢地摇摇头:“你呀你呀,这到底是为什么?”
“你不会理解的,下半辈子我要为自己活。你走吧,不早了,不要扰得四邻不安。”袁真说着就要关门。
方为雄只好将挤在门框里的身体退出去。
门关得只剩一条缝了,袁真忽然说:“我给你的那份报告有结果了吗?”
方为雄眨眨眼:“什么报告?”
袁真说:“连什么报告都忘了,还说要让它进入程序呢。”
方为雄哦了一声说:“你是说枫树坳小学的事呵,局党组研究过了,也找县里了解过了,还是不能开这个口子,这类情况太多了。”
袁真想想说:“要是村里自己办起来了,你们也不承认它的学校资格?”
方为雄说:“当然,否则都先斩后奏,那还成何体统?不过,要是社会力量办学,就另当别论了,这是我们大力提倡的。枫树坳要恢复小学资格,也只有这样一条路可走。”
袁真摇摇头:“这就奇怪了,村里就不是社会力量吗?一定要找个老板来投资才承认?你们这样的改革,好像就是为了转嫁困难。不过,还是感谢你的提醒。”
方为雄说:“你要这么关心自己就好了。”
袁真道:“这就是关心自己,真正的关心。”
说罢她轻轻地拉上了门。方为雄盯着紧闭的铁门,嘴巴张了张,又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也就不说了。他沿着熟悉的楼道一级一级往下走,双腿有些发软。
第二天袁真带着换洗衣服去了枫树坳。她给张大嫂打了电话,说想去她家休息几天,张大嫂欢喜得不得了,说只要她住得惯,住多久都行。袁真晓得,这两天如果不离开莲城,肯定有不少人上门做她的思想工作,会让她厌烦,她是笃定不回那幢办公楼里了,没必要多费口舌。至于以后往何处去,在乡下清静一段时间再说,现在她没想那么多。
非常凑巧,袁真在中巴车上遇到了走亲戚回来的村长。袁真很遗憾地告诉村长,她没有把事办好,报告没有被批准。村长说没关系,他们早就不作指望,自己已经把小学办起来了,虽然条件简陋,但总比没有强。村长还对张小英称赞不已,说看不出来呢,小英这女娃儿别看平时不爱吱声,教起书来还有板有眼呢,特别是那声音,脆得跟罗卜似的,好听得很!娃儿们也挺服她的,就是太熟了,娃儿们大都叫她姐姐,要他们叫老师,都叫不出口,嘿嘿,这些鬼娃儿!这下好了,娃儿们总算不像放羊似的漫山遍野没人管了,多少要学点知识吧。听村长这么一说,袁真心里感到了一丝欣慰。
下车之后,村长二话不说,提起她的旅行袋就往村里走。他们径直来到村小学,悄悄地站在窗外往里瞧。张小英正上课,一笔一画地在那块开了几条坼的黑板上写字。因为是复式教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做着不同的事,有的在默读课文,有的在写作业,还有的背着手盯着老师。课桌不够,很多娃儿是几个人共用一张桌子,学生虽然不多,课堂里却显得很拥挤。一股温热的人体气息透出窗口,吸入袁真的肺腑,让她有种莫名的感动,也让她回忆起了过去的日子。从部队复员后,她当过半年教师,因为文章写得好,才被调到市委机关去。早知有今天,她是不会离开教师岗位的,和孩子们在一起,心里要纯净得多。
她鼓了鼓鼻翼,贪婪地呼吸着那股温馨之气。这时张小英在讲台上回过头来,瞟见窗外的袁真,两眼一亮,脸倏地红了。袁真连忙冲她摆了摆手,示意不用管她,继续上课。张小英便用教鞭指着黑板,带着学生读了起来。声音果然脆甜,只是有些发颤,显然,因为袁真的到来,张小英紧张起来了。袁真便离开窗户,和村长坐到一边聊天。村长说现在最大困难是课桌椅不够,停学一年来,原来的桌椅不是毁损了,就是被人偷走了,剩下的也都破旧不堪。袁真说这都还好办,要是没有教育部门的认可,那就麻烦了,要是有人投资办学就好了。村长忧愁地说,这明摆是肉骨头打狗,有去无回的事,谁愿往这里丢钱啊?袁真心里一个念头一闪而过,喃喃地说:“慢慢来,我们一起想办法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