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之事



    此时,陶菱一看他哥的眼神,知道瞒不住了,也只好乖乖地说了实话。

    “哥,对不起,其实我这次要去的确实就是碣石山,就像你想的那样,我们墨家矩子满十年,要换任了……”

    “这我知道,”韩荡的语气冰冷非凡,没一丝好气,“我想问的是,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跟我说去代国,还要结拜为异性兄妹,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这不也是没办法了吗?”陶菱颇为落寞地低下了头。

    秦始皇一统六国,不仅是对神州大地的格局,礼乐制度,而且对诸子百家也是不小地冲击,道家一个个都做起了隐士,儒家则是险些被灭,而墨家,则是分裂为了两部分。

    当初,墨家初代矩子死后就分为了秦楚齐三派,三派和而不同,吵了几十年,才在三代矩子孟胜的带领下重新统一。然后,在秦一统天下的前夕,又分为了两派。

    一部分墨家子弟认为秦国征服六国,大兴刀兵,惨绝人寰,这是不义之战,与墨家非攻之念相悖,应该坚决反对,他们多以关东六国人为主,称为东墨。而另一部分则认为,列国相争近六百年,死伤人数何止千万,而秦王统一六国,虽短期内杀戮甚重,但长期来看,则是千秋伟业,这一部分以关西秦人为主,称为西墨。

    “东墨,西墨?”韩荡托着下巴,道,“小妹你是定陶的,那想来就应该是东墨了?”

    “不,”陶菱摇了摇头,“我是西墨,因为我的母亲就是西墨初代领袖李信的女儿。”

    “李信,就是那个向秦王政夸海口二十万可灭楚的李信。”

    “那不是我外祖父夸海口!”陶菱急了,“他是被人给出卖了。”

    “被谁,昌平君熊启?”

    “不能说不是他,也不能说是他,”陶菱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你应该知道的,熊祁是楚国人。但还有一点,和墨家楚国分部的领袖芈方私交甚好,哪怕到了秦国,两人也是书信不断。

    本来,两派虽已经分裂,却远远没到剑拔弩张的程度,西墨依旧以处在东墨的矩子马首是瞻。但谁知,我外祖父率军二十万出征,结果昌平君不知为何突然在其后方反叛,外祖父腹背受敌,因此战败,身受重伤,不久以后身死。临终前告诫她当时还不到十岁的女儿,也就是我母亲,告诫她无论如何也不能脱离墨家……

    这件事后,西墨弟子义愤填膺,要求矩子给个说法,无论如何,也不能用这么卑鄙的手段啊!”

    “等下,”韩荡打断了陶菱的话,“我没记错的话,祖父李信兵败是秦王政二十二年,但我听师父说过,那一任墨家矩子魏黎好像就是在秦王政二十三年去世了吧。”

    “对,”陶菱点了点头,“据说是突发恶疾,魏黎矩子的突然去世,让局面彻底失控,两派人马开始逐渐由暗斗转为明争,西墨开始听调不听宣,甚至在后来的灭代和灭燕之战中,还出现了东西二墨子弟自相残杀的情况……”

    一个核心理念为兼爱非攻的宗门,居然两次分裂,还自相攻杀。想到此,韩荡不禁感慨万分。

    “后来秦一统天下,西墨取得暂时胜利,但好景不长,秦末大乱,东墨也是趁机反扑,依附于秦国的西墨基本被灭,但可惜,东墨跟随的是楚国,后来楚汉相争,他们又……额……”

    “又怎么了,说呀。”

    陶菱清了清嗓子,接着讲道,“大部分子弟都跟随楚国龙且,结果被你父亲韩信在潍水之役一战杀伤大半,也是元气大伤。”

    “这……”韩荡的表情也变得微妙无比,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心想那时候也不能完全怪我父亲啊,两军交战,各为其主,谁知道对面都是些什么人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