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一是他没钱投资,诺言兑现起来不容易。投资之类的话不说还好,可话早已说出去了,虽然现在改口不是不可以,但他郁小朋说不出来。蓝可不高兴就说不投了,可他不是蓝可,蓝可有资本想不高兴就不高兴,而他没有动不动就可以不高兴的资本。

    二是他原本就不甘心这样寄人篱下跟着做一档电视节目。带蓝可来是权宜之计,搞经营不是他的长项,吹吹牛对付三两个月还可以,总是找不来钱就难以自圆其说。

    三是这与他的梦想相距比较远。他的梦想,是成为风风光光的影视人。生为影视,不能凤凰涅槃,甘愿死于影视。

    一个人不能没有梦想,没有梦想就如同行尸走肉。

    因此,在兄弟传媒公司的每一天,郁小朋都无时不在想着自己的影视梦想,即便没有钱,他也在想。曾几何时,他曾经碰上了那位地产商,地产商成立了一家影视公司让他玩,原本已无限接近他的梦想,只可惜,没有经验,没能玩好。

    事不过三,一次玩不好不能说明什么,也不代表第二次、第三次就玩不好。

    郁小朋很明白,像他这样的人,又是目前这样的现状,若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风风光光的影视人,还得把希望寄托在有钱的老板身上。这不仅是一条捷径,而且是他必须要走的必由之路。所以,他很渴望能再碰到这样一位有钱的老板,不管是什么商,只要肯出钱让他玩就行。

    可是,郁小朋在老板圈里还真认识不了几个人。

    不过,郁小朋也有郁小朋的智慧,既然老板圈里认识不了几个人,那就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得想想别的办法。

    别的办法也有,那就是退而求其次,傍不上有钱的大款,便傍影视圈里的名人。

    名人有名人的效应,名人有名人的资源,若是碰上个伯乐,先在影视圈里混混,骑着驴找马,说不定就有出头之日。

    但说实话,郁小朋在京城的影视圈里也没有认识几个名人,这位剧本策划便是他认识的为数不多的影视圈里的名人之一。

    当然,郁小朋这样一个大老爷们儿,要什么没什么,看家本事更没有,要在影视圈里傍上个名人也不容易。

    但郁小朋有郁小朋的办法,那便是装小,装孙子。先是把大策划吹捧得一塌糊涂,然后自己又谦虚得一塌糊涂,最后让大策划高兴得一塌糊涂。

    说来也巧,这位大策划虽然策划过一部很轰动的电视连续剧,但他却没有进那个圈子。圈子有圈子的利益,圈子有圈子的默契,而大策划却依旧置身于圈子外。一是年龄太大了,很难再有灵光一现的智慧;二是身体欠佳,差不多老年人有的各种慢性病都有,已经有心无力。不是不想进,而是因为他这个现状,不好进了。因此,几乎只能在家待着,独自感叹沧桑暮年的无奈。

    人活着,就有感觉。在许许多多的感觉中,有一种感觉叫良好,每个人都不能少,不能没有这种感觉。

    大策划也是一样,在风光过后的无奈中,当郁小朋还如此这般地把他当回事时,他恍惚中如同找到了这种感觉。这种感觉让他不由自主地把郁小朋当做莫逆之交。

    郁小朋是有心人,离春节还有小二十天,便提着几瓶酒和一盒茶叶登门拜访这位大策划,虽然礼不重,但却让大策划既高兴又激动。

    该着是郁小朋的造化,这一次对大策划的登门拜访,让他郁小朋惊喜不已。

    虽说大策划由于身体原因身不由己待在家里,但毕竟还有些名气,还有些名人效应。

    他认识一位大机关的干部,官不算大,可机关名气大,又负责后勤,认识不少的人。这些人中也有不少的大老板,其中就有一位山西的煤老板。

    煤老板的钱多得花不了,置房子置地的事儿早就不放在心上了,好车也有好多辆,奔驰宝马就像平常人家的自行车。煤老板有钱没处花,心血来潮时就想玩点儿高雅,并且道听途说的高雅的事儿也玩了不少,买了好些字画什么的。

    忽然有一阵子,煤老板又神使鬼差般地喜欢上了影视,看着一部部热播的电视剧,看着电视剧中一个又一个的美女,就像发神经似的要拍电视剧。可拿钱给别人拍电视剧他又舍不得,或者说不放心,就打算自个儿搞个影视公司自己玩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