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信件50-第2/2页



    大学中,考试考研成功肯定是正反馈,可这样的反馈来的太晚,我们往往要经过几个月,几年的孜孜不倦的埋入课本、试题、答案之中才能收获到那宝贵短暂的正反馈。

    我们往往会选择短时的快乐来代替掉这种“费力难讨好“。

    在高中往往会通过缩短考试周期,提供实时排名,进行考后表彰大会等手段来缩短正反馈周期.加大正反馈刺激使学生能持续坚持住高强度的学习,从而在短时间摄取大量知识,获得一个更佳的成绩。

    我们要做的也是通过各种手段去缩短正反馈周期,提高正反馈强度来让自己做到想做的事。

    那么面对大学的学习如何构建这样一个正反馈机制呢?

    仅靠自己学习的满足感是难以支撑每天高强度学习的.其次其刺激程度也远远赶不上我去与好友打一把游戏所带来的欢乐。

    计算机课是我唯一这学期一节不落的上到现在仍热情满满的课,其原因在于其具有挑战性的题目与为他人讲解题目的成就感。

    虽不足以让我在课下做太多努力,但也足以让我有去每节课的动力。

    那么移植到其他科目是否可行呢?

    那么就又牵扯到环境问题了,计算机算是个因为老师积极让我们训练题目和其独特又新奇的领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从而更加专注,也更想让我去自助探究其背后的原理和完成更多的挑战。

    而又因以上让我得以在课堂上得心应手,能够更快速的吸收和解决新的知识与题目,得以为身边不解的同学答疑解惑,为他们提供的帮助和他们对我的依赖也再次加强了我的正后楼市渔威形成了一个点性的循环,才能让我不断去做下去。

    那么这样看来基本的思路也逐渐清晰,既然都是大学课程,那么其他科为什么不能像计算机一样呢?他可以的。

    先去了解考研标准,现实的激烈来鞭策自己。

    再去结交些学习伙伴,努力去建立环境氛围,为自己寻找适当挑战,建立正反馈机制,带来良性循环。

    大体原理就是这样但现在也将近三点了,明天多半上午也不去了,哈哈,他是有点可笑,不过他能理解,毕竟还没做呢。

    其实早也就有雏形,若不去详细梳理而直接开始做怕是现在早就做好了。

    可不去梳理就没有这样一个清晰而强烈的念头,又是很难让我开始去做的,毕竟看不到头的密室谁愿意往里钻呢?

    我希望这套思维能改变一些东西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