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现在公检法包括纪委处理案件,都必须重证据,证据在手,哪怕你一句话不说,也是可以定案的。而缺乏证据,我们也不会冤枉好人的,你说呢?何况纪委办案,针对的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没有足够的把握,我们不会随便把人‘双规’的。作为市厅一级的高级干部,你不会不清楚这里面的规矩。刚才金处长已经向你透露了充分的信息,你听明白了没有?我看你有些恍恍惚惚,在开小差呢是不是?都这个时候了,你要珍惜机会,不要逞能,不要自视过高,好好把自己的老底翻一翻。听调查人员说,你和妻子冯玉珍感情不是很融洽,儿子呢,儿子在美国待的时间不短了,他大概还不知道你这几天不能回家吧?”
艾主任这一席话,看似不很具体,但仔细推敲,又似乎句句意有所指,每一句都值得仔细琢磨才能悟透。
他究竟认为我被“双规”是一念之差所导致还是说我一贯思想根源不好?他让我翻一翻老底,是不是让我“忆苦思甜”,反思自己小时候受穷受辱的情形?他说的“我们不会随便把人‘双规’的”,意思是我的证据不用供述就足以定案?他提到冯玉珍,说冯玉珍跟我感情不很融洽,那么冯玉珍把我卖了,这点似乎可以肯定了!他还提到儿子,是啊,儿子知道我目前的处境吗?他要是知道了,他的情绪肯定会大受影响,他会自己买飞机票跑回来吗?要是他一个人独自跑回来,还能出去吗?会不会受我的牵连出境不再方便?或者他自己精神受到打击,放弃继续求学的机会?
……
想到这些,我的心像被放进绞肉机里绞一样地难受。
我沮丧、悲郁、伤心、哀痛,我用双手抓住自己的头发,恨不得把自己拔离这个世界。
“嚎——”我突然发出一声长啸,这声音令满屋子的人感到意外,也让我自己觉得意外。我这是困兽的声音,还是将亡之鸟的哀鸣?
良久,我听到一个声音在发出,那个声音吐出的词句令我恐惧。那个声音说:“我们知道,你在深圳有着一个秘密账户,那个账户的资金进出情况,有关部门早已详细掌握了。这么多天,我们一直等待你的反省,等待你主动交代。看来,你是彻底地冥顽不化,你的态度很令专案组失望……”
“不化……不化……不化……”
“失望……失望……失望……”
整个屋子,充满了这两句话的回声,像电波一样,一圈一圈地环绕,最后如紧箍咒一样,把我的脑袋瓜紧紧地箍了起来,让我有头痛欲裂的感觉……
我向他们要了一支笔、几张纸。在纸上,我凭记忆写下了两串数字。他们一看就明白,这两串数字,一个代表账号,一个代表金额。金处长把我写了数字的纸递给艾主任,艾主任仔细看着,小声问:“核对了没有?”金处长没有出声,我感觉到他点了点头。
艾主任的眉头舒展开来:“嗯,很好!”
他对着我,慢悠悠地说:“秦小集,你这个态度就对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民间有很多谚语民谣,对社会、对人生作出过很好的总结,很通俗、很精炼。你从小在农村长大,对这些民谚恐怕不会太陌生。现在,你既然想通了,我们希望你能够把相关的细节交代出来。人嘛,坦诚一点为好。有些事就是这样,你藏在肚子里,提心吊胆,吃不香睡不着,就像一块鱼骨卡在那里一样。一旦痛痛快快吐出来,会感到畅快许多。”
奇怪,得到艾主任这句“表扬”,我果然有心里松快的感觉。一块压在我心口沉甸甸的大石头,竟有了一丝松动。我没研究过犯罪心理学,不知道罪犯们想问题的逻辑,但此时,我的情绪像江河决堤,哗啦啦有崩岸的势头。
从这天起,我断断续续跟纪委“各位领导”(我现在竟然这样称呼他们,我也不知自己怎么会软蛋到这个地步)“汇报”这么些年发生在我身上的各种各样的故事。
我的“交代”让他们感到兴奋,也感到有趣。他们听得十分认真,那边明明有录音机,这边还要用笔作记录。我倒是奇怪了:纪委这些人,他们听过的类似的故事还少吗?整年办案子,查问题,而且基本上一逮一个准。听说纪委的“业务”越来越忙,事情总也做不完,长年累月做下去,他们不会觉得重复、雷同,因而感到厌烦?哪怕神话故事、武侠小说,听多了看多了也会有审美疲劳,像我讲的这些东西,虽然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其实除了主角不同、具体行为方式不同,从大的方面比较,大概也是大同小异的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