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小五批评我说,堂堂一个副市长,给老娘修坟才打算花十万八万,忒小家子气了!

    一直打算给母亲好好修一座坟墓,钱也筹备了,准备花上个十万八万,连坟址也请风水先生看过了。可小五批评我说:“堂堂一个副市长,给老娘修坟才打算花十万八万,忒小家子气了!”

    我说:“我记得八十年代,十万块钱在乡下可以盖一栋不错的新房了。”小五说:“八十年代是八十年代。那个时候,我小五才刚上中学,家里穷得给我买早点的钱只够买馒头,想吃肉包子的钱都没有,害得我早上老是到包子店去偷包子吃(他说到这里,自觉说漏了嘴,赶紧打住——现在的小五,已经是身价百万的老板,岂能把当年做过的糗事给抖出来呢)。而你,姐夫,你那个时候,手里有多少钱?也就是穷光蛋一个嘛(咳,这小五,没文化的人就这样,对老子说话都这么直筒筒地口无遮拦,不恭不敬。你要不是我小舅子,敢这么揭我昔日的疮疤,看老子不把你轰出我这儿)。那个时候,有几个人手里有十万八万块钱?现在不一样了,有钱人多得跟街上的宠物狗差不多,随便用脚踢一下就能踢到一只。我听说广东、浙江那一带有钱人给家里修坟,银子花得跟流水似的,哪里是十万八万可以打住的?我们这里这种现象也不少嘞,姐夫你可别不了解现实。”

    我说:“不就是修个坟吗,用得着跟外面人那样去比?”

    小五说:“这您就不懂了,姐夫。表面上是修个坟,其实呢,这是争个脸面,争个志气——不光是你秦市长一个人的脸面和志气,也是你们秦家人祖辈的脸面和志气。你们秦家在老家那儿,自上一辈起,不是一直没啥地位吗?不是一直受人欺负吗?现在怎么样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秦家出了个秦小集,一个地级市的副市长,多光彩,多荣耀,用句大家都知道的话来说,这叫穷人翻身得解放!这样的荣耀,这样的脸面,你不争,对得起死去的老娘吗?对得起秦家的祖宗吗?所以啊,要是我小五能像姐夫你这样,有这么高的地位,我他妈不把我冯家的坟修成宫殿那样我就不姓冯!十万八万算什么?姐夫你要是拿不出钱,我小五替你回老家把这事儿办了。哎,上回我跟着你去西安,那边许多的古迹、陵墓什么的,坟前都有石人石马,咱也弄上两排那个玩意儿,多神气,多有派!这样的话,就叫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人奇我拽,呵呵。要让咱老妈的坟在老家不属一也要属二,不然这么大块牌子不白扛了,那还玩什么玩?”

    小五越说越兴奋,把一些显然不符合逻辑搭不上界的事情都捏到一块儿做理由了。不过,不管他的逻辑有多么荒唐,我觉得他的一片心是好的。我们秦家在村里就是小姓,到了临湖这儿我发现,姓秦的也不多。

    就拿市领导来说,一提到王书记,有时人家不知指的是市委副书记王力,还是指市纪委书记王智清;讲到某件事是张市长在这儿做的,那么这届政府和上届乃至上上届政府临湖一共有三个姓张的市长、副市长,其中两位还重名,都叫张杰,今后的人哪儿弄得清谁是谁的功劳?我这个姓少,名字更是没有相同的,我修建的临湖大道,这么宽的一条城区主干道,尽管没法命名为“小集大道”或“小集路”什么的,但后人一评说,说这是秦市长在这儿修的,谁都该知道,秦市长是我秦小集,这就好比是纪念碑呀!小五说得对,人死了不能两腿一蹬啥都完了,要留下个纪念,让外人知道,也让后辈有个炫耀的资本。母亲死了啥都没有,一个矮矮的坟堆,埋在老家村后面的山坡上,跟众多高矮不一的坟堆挤在一起,草稍稍长高一点,就被埋住了。我平时工作忙,并没有每年回老家扫墓。有一回回去,不是小妹领着,连地方都找不到。我过去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今儿个小五提出来,倒给我提了个醒。我乘着堂堂的官车回老家扫墓,结果那墓却是一个毫不引人注目的小土包,人家背后会怎么议论?说秦家子孙不孝,连个坟都弄得这么寒酸?这些议论我当然听不见,可听不见不等于人家不会这么评价我。光宗耀祖,光宗耀祖,我当了副市长却不能光宗耀祖,真是对不起老娘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