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天下有雪-第6/9页



    徐三笔叹道:“是了:确有不少武林秘典中记载有治病医疗之法;江兄对妻子的一番心意,怕是让世间任何男子看了都要汗颜。而这不拘名利的胸怀,更是不知超过了江湖多少英雄。”

    江世雪慎重道:“徐先生过誉了。江某凡人一个,如何比得过中原的众位英杰?依江某看,梁雨静梁宫主与徐先生您们这类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也唯有你们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去争这天下第一。”

    徐三笔自嘲般笑道:“江兄这是恭维在下呢?”

    却听江世雪真诚说道:“徐兄见笑,江某所言绝非恭维;江某以为以武功高低评定天下第一,未免太过肤浅。我等武者所经之才,不过是一时一世,武艺再高,也都受制于自身局限;所能影响之人,更是只有寥寥数几。这样的人,又如何称作英雄?相较之下,先生与梁宫主所虑,乃是古今之事,天下之福,唯有拥有此等境界,方才配得上英雄之名!”

    徐三笔为江世雪一番话震慑不已;他心中本是重文轻武之人,否则何以他知晓天下武学,却从不屑于习武?外加平生在江湖所见之人,大多拘泥于武艺高低和一些虚名浮利,对于天下疾苦却充耳不闻,更是让他对一众武者心生轻贱。而如今,居然有人将他心中对英雄的概念脱口而出,徐三笔不得不重新审视了眼前的男子一番,随即恭敬说道:“江兄此言,徐某今日虽受之,但心中有愧;只愿有朝一日,徐某可以受之无愧。”

    两人还欲多聊一些,却见内院已在眼前,徐三笔于是说道:“几位,前方便是内院,徐某准备找正道大师一叙,便无法再带各位游览了。诸位,徐某先走一步。”说罢,朝几人作揖告别,朝内院走去。

    徐三笔走到内院门口,朝门外驻守弟子道:“劳烦几位通报正道大师一声,就说徐某有事拜访。”其中一位弟子点头应允,朝门内走去;不一会儿,弟子传来消息,说是正道大师允了,便带徐三笔进了内院正道大师的禅房。

    走入禅房,烛香沁鼻,正道大师端坐在桌前读经,见徐三笔进来,温言道:“不知徐施主来找老衲所为何事?”

    徐三笔在正道大师对面坐下,回礼道:“大师好!徐某倒也没什么事情,就是过来找大师叙叙旧,正好‘天下英雄会’举办在即,徐某的书可有的写啦!”

    正道大师微笑道:“徐先生怕不是来问老衲关于唐施主的过往的吧?”

    徐三笔被说中心思,笑道:“大师是聪明人。徐某少见唐兄如此心结,大师须知唐兄乃是徐某一生挚友,徐某前来,也只是想知道自己是否能帮唐兄解开心结;还望大师可以将一切如实相告。”

    正道大师放下手中经书,思索片刻,才慢慢道:“徐施主阅尽天下之事,必然知道十几年前,曾有一位姜大善人吧?”

    徐三笔点头,侃侃说道:“自是知道。这位姜大善人原名姜白帆,乃是当年白石道人姜夔姜尧章的远房子侄之后,姜白帆家在沔阳,人却常在江浙一带以经商为生,家中富有四海;元人残暴无道,将我汉人视作刍狗,他不忍见天下疾苦,于是私下资助接济各方黎民百姓,当年只要是我汉民,姜白帆之名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后来,大家便称呼其为‘姜大善人’;姜白帆的这一行为若放在残暴的元人眼中,必然会被认为越权逾矩之举,按律需要满门抄斩;只是所有汉人都心照不宣,所以元人并不得知姜白帆的行径。只是后来不知被谁举报,以至元人带兵上门,杀其全家,剥皮悬挂于菜市口,以镇天下之口。大师您出家,不也是源于此吗?”

    正道大师沉默了一会儿,又才说道:“不错,老衲原是天剑山庄庄主何啸林,曾与姜大善人是至交;其实当年天剑山庄的成立也是他资助的;当年姜大善人接济天下,自然也多武林之士受其恩惠,许多人自愿成为其门下食客,而唐施主便是其中一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