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冬日圣焰 2
她整理出旧日的日记,寻找一些消失在岁月尽头的记忆,有时在夜里找到初恋的酸楚滋味,边写文章边掉眼泪。那些日子,琦漫很少和韩冰在一起,包括韩冰主动来戴琳家,琦漫也总是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卧室里,或者写文章,或者睡懒觉。琦漫是个不睡懒觉的人,但一旦熬夜写文章,第二天便要在床上多赖几个小时。
一次,韩冰到戴琳家找琦漫,琦漫却在卧室里睡得正熟,韩冰心想坐在厅里看会电视琦漫便会下来,哪料琦漫半天不下来,小Sally的糖糖都吃到第五颗了,韩冰就自己上了琦漫的房间。
琦漫的桌上放着写好的小说片段,韩冰就自己看了起来。
琦漫翻了个身,人盖在被子上,她眯着眼睛看着桌前的韩冰,懒懒地说:“你来了。”
韩冰说:“嗯,你在写小说啊,难怪最近都没来找我。”
“哎呀,讨厌了啦,你怎么就看起我的东西来了嘛!”琦漫有些不悦,忙起床合上文稿纸。
“都看了大半了,你遮什么!幸好给我看到了,不然一篇好文就此埋没了,多遗憾!你赶紧接着写,我给你翻译成英文的,看看能不能出版吧!”
琦漫拖着鞋子回到床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做声,然后两眼一闭继续睡下去。
中午,韩冰离开了戴琳的家。琦漫从睡梦中醒过来,突然想起了韩冰方才的话,翻译?还能出版?琦漫这才反映过来,真是后知后觉!被韩冰这么一说,她的干劲便来了,原本只是为了自己而写,现在却有了时间的限制。
小说写到北岸的时候,琦漫的文思便干涸起来,她翻开日记,可是日记里空白一片——琦漫自从和夏寻分手后,便再没有记日记的习惯,就算有记也是零零散散地写了几十页,完全与爱情无关。
对于和北岸的过往,琦漫抓破头皮也无济于事,那些回忆像碎了的玻璃,怎么拼也难以拼成原先那样完整,就算有完整的片段,也只是像块玻璃的塑料了。那时,琦漫想起了思鸣寄来的书,她翻开北岸的《塔罗》,花了一夜将它看完。琦漫突然不想再写,她百无聊赖地趴在床上,试着翻译北岸的书。也许,那也是寻思的一种方式。
可终究,琦漫的长篇未央,却从此辍笔了。
思鸣向琦漫推荐了王家卫导演的《2046》。《2046》里说:“爱情是有时间性的,认识得太早或是太晚,结果都不行。”
镜头里,梁朝伟在写一个矛盾的故事,情欲和空虚一边相斥、一边相吸。
琦漫又想到北岸,感到前所未有的矛盾。
两个月后,琦漫把自己翻译的《塔罗》拿给韩冰看,韩冰看了赞不绝口,直夸琦漫的英语进步不少。
那些日子,琦漫突然接到上海一顶有知名度的电视台打来的电话,说是电视台驻美一记者遇难身亡,急需新记者顶替,想请琦漫做临时记者,过些日子就找人过去。这个电话来得突然,乍一听还叫人懵里懵懂的,琦漫把那事告诉韩冰,方才知道原来是韩冰把琦漫推荐给了那电视台一位朋友,由于关系熟稔,可信度强,这机遇偏偏阴错阳差地降临在琦漫的头上。
琦漫重振信心,她相信否极泰来,只是时机唐突,也叫人紧张。
原本是说琦漫留在美国做临时记者,但没轮到她顶任,就有了新的记者。这样的情况琦漫还是心里有数的。不过,电视台要调琦漫去巴格达,琦漫不但没有推辞,还欣然答应了。至少,这也算圆了她儿时想当战地记者的梦想。
琦漫不会想到,当北岸锁定那个台的新闻,看到满面尘灰、憔悴不堪的冯琦漫出现在荧幕上时,心中疼痛不已,甚至掉下泪来。
二零零四年十一月末,琦漫回到了新奥尔良。
在折向华盛顿之前,她收到了范思鸣寄来的圣诞贺卡。他给琦漫的祝福是: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希望狮子座会给你带来一段美满的爱情,你会遇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人。
琦漫笑笑,将一句类似的话回给了思鸣。
贰
她再一次感受到了北岸的温度,北岸的心跳,北岸的呼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