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爱情唯他 4-第2/4页





    他们在北大路与华林路的交界处津津有味地吃棒棒糖,那是夏寻请琦漫的生日小点心。东西虽是简陋,但它却有着最精致的意义。一些事情就像那棒棒糖的味道,品尝过第一次,便会一辈子记住它,并且你会深深地爱上那种味道。当你品尝第二次的时候,就不会再找到相同的感觉了。那种独特的感觉,在他们来说,并不比哈根达斯、星巴克差,那种小幸福是有些可爱的。

    到了二十世纪末,家家都有空调,已没人会在夜晚的天台上乘凉了。

    那夏日暝晡的福州啊,星星在天空中暧昧地眨眼,凉风席来,是一阵阵的惬意。有一次他们约会的地点便是自家天台,夏寻坐在一个耸起的平面上,琦漫就把头躺在夏寻的腿上看星星,夏寻时不时地亲亲琦漫的额头,小鸡啄米一般的,琦漫就像小女孩样的撒娇。本以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不料琦漫的父亲就从下面上来了,两人心惊胆战地站起来,父亲的脸色很难看,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示意他们下楼去。

    但那次,琦漫的父亲守住了这个秘密,事情没被母亲和小姨他们知道,一切就像没发生过。

    正因为夏寻是琦漫的代理数学老师,在每日清晨的时候,夏寻都会留给琦漫一个任务清单,比如:

    琦漫:

    九点钟起床后请开始学习数学。今天一切重新开始→不等式的解法。看完课本和资料,则选择习题一节做。大约十一点半左右完成。然后开始看历史,从高一第一册第一章开始,看到第一章中的第三节。然后结合课本习题再寻找书中的答案。这是上午的学习安排。12:30以后你就自由了!下午三点开始再学习。

    ——“老师”

    从那个时候起,夏寻不准琦漫再花心思于写作上,但那对琦漫来说确是一种煎熬。

    夏寻的到来对琦漫而言是放开了灵感的喷泉,那灵感纷至沓来,不把它变成文字就那么白白浪费掉,琦漫还真有些不舍。但琦漫答应过夏寻,要乖乖听他的话,这点上她做得比听父母的话还好。

    那段日子,夏寻病了一次,体温也是时热时冷的,琦漫为了让夏寻的病快些好起来,便自己冒着四十来度的烈日为夏寻买药去了。福州的烈日晒得你头晕,但为了夏寻,琦漫也全然不顾了。

    那时琦漫的母亲拿着调羹为夏寻刮痧,琦漫看着也便开心,夏寻在母亲的调养下病好得很快,他们之间的紧张气氛也就稍稍的缓了些。

    可怜天下父母心,琦漫和夏寻在书房里学习的时候,琦漫的母亲就坐在客厅里看电视,她不准琦漫把门关上,也不管空调在泄露冷气,她时不时地用余光去感觉书房里的琦漫和夏寻,看到女儿琦漫的学习长进多了,也便觉得欣慰,却仍旧担心他俩的关系。

    那种平淡的甜蜜就在紧张的氛围中度过,你要说它不好,那可不一定,倘若你想感觉一下,兴许还没那机会。

    暑假即将告终的时候,夏寻找到住房了,说是电视台替他找了间单身公寓,每个月赁金一千三,全由单位报销。

    这是一个好消息,但同时意味着夏寻就要离开琦漫了。

    这四十多个昼夜对琦漫和夏寻而言,是有生以来过得最特别的夏天。

    夏寻在琦漫家的最后一天,翻阅着琦漫的分页文件夹,里边装满了琦漫日积月累的文章。他反复地读着一篇题为《巷陌》的散文,仿佛在赏玩着一件顶有趣的古董。他对琦漫说:“这篇写得真不错,你试试投去比赛吧!”随后从一本杂志上裁下报名表。

    琦漫一看那比赛便愣傻了眼,那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文学比赛,参赛就像抽彩,众里挑一的,分不出个“最”来,而初赛复赛形式也让人觉出几分咄咄逼人的严峻。华人里有个夸张的说法:比赛的主办单位每年靠卖废纸也能赚到一笔不菲的收入。

    琦漫已足足有十个年头没参加作文比赛了,现在一参加就是这么大的,不禁手心冒汗。夏寻看出了她的犹豫,说:“你有那个能力,应该自信才是,不然就可惜了。虽然这种比赛每年都有,但如果一次又一次地错过,就太遗憾了!珍惜这次机会吧,你就当摸彩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