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四大女诗人竟无一HE-第3/5页



    当元稹实地倾听到刘采春的歌声后,又见刘采春长的也不赖,很快为之倾倒,当即写下《赠刘采春》: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t诗的大意是:你化的眉眼很是漂亮,额头上裹着的面纱是常州的一种工艺烦琐的轻罗;脸上抹粉以后和玉做的笏一样光滑,缓步而行的时候像踏浪而行的凌波仙子;虽然你举手投足之间看起来都那么优美;但你唱的《望夫歌》才最让我魂牵梦萦。

    扯这么多其实无非就是见色忘义,毕竟《云溪友议》中说“有俳优周季南、季崇,及妻刘采春自淮甸而来,善弄陆参军,歌声彻云。篇咏虽不及涛,而华容莫之比也”

    当时的刘采春,终究还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少妇。四十五岁的元稹则早已经是情场大师,又身居高位。刘采春就像未经人事的少女一样,深深陷入了元稹的爱情漩涡中。

    后来刘采春便含情脉脉地与元稹抛来媚眼,写爱情诗回应:

    缔得三生石上缘,双双并立翠溪前。

    谈情月下无穷夜,合卺花间不计年。

    束发憔郎松作笠,垂发村女葛披肩。

    朝霞拂煦开妆镜,一抹胭脂态更妍。

    \t不久两人便勾搭在了一起,元稹风流多金,他为周季崇准备了一大笔金钱,把他打发走了。而这个被戴绿帽子的男人究竟作何表示不得而知了。在那个年代,伶人本就是屈居人下的末等人,他的生死都只是元稹一句话的事,何况是婚姻之事呢?

    \t有人说,元稹打发了周季崇后便将刘采春收为小妾,也有人说元稹并没有给刘采春实际名分。毕竟,勾引已婚少妇这种事太过肮脏,以至于,时人都不愿将内情诉诸于笔墨。

    \t总之,元稹大摇大摆地勾搭,刘采春风风光光地出轨,这件事在越州弄得满城风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t元稹在浙江当了七年的官,他与刘采春也过了七年的风流日子。在越州的这段时间,元稹曾酒兴大发,写了一首《醉题东武》:

    役役行人事,纷纷碎簿书。

    功夫两衙尽,留滞七年馀。

    病痛梅天发,亲情海岸疏。

    因循未归得,不是忆鲈鱼。

    \t其中“因循未归得,不是恋鲈鱼”,意思是说我滞留在这里不是因为喜欢这里的鲈鱼,同僚有一个叫卢简求的人,就开玩笑说:“丞相虽不为鲈鱼,为好镜湖春色耳!”其实谁都知道他那点事,就是因为喜欢刘采春才在此长时间做官的。

    \t毫无意外,元稹与刘采春之间这段见不得光的恋情也只持续了几年,最后无疾而终。

    公元829年元稹被召回长安,离开了任职多年的越州。至于越州城里的美妾刘采春,也像是当年的薛涛一样,被负心人元稹无情抛弃,从此不再过问了。

    \t刘采春这才意识到,自己对元稹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她不过是元稹一众女人中的一个而已,她是得不到名分的。

    刘采春考虑过再嫁,或厚着脸皮去寻找前夫和女儿。但是,这几年来她已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她又怎甘心重新流落民间,过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发愁的苦日子呢?

    \t关于刘采春的结局,后世共流传三种说法,似乎每个都合乎情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