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元稹,贬到哪里都是桃花运-第2/4页
对方是大家闺秀,是当时山南西道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刺史裴郧的女儿裴淑。
后来裴郧到兴元府(今陕西汉中)权德舆处报道,在欢迎宴会上,元稹与裴淑竟然一见钟情。
通过权德舆做媒,元稹与裴淑結婚,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三次婚姻。元稹以养病为名,在兴元府?“乐不思蜀”,直到他同裴淑的孩子元樊满了三个月后才动身返回通州(今四川达州)。
为什么说是第三次,因为在此之前元稹便娶过两位女子。第一任妻子韦丛在前文便已经说过,是韦夏卿之女。
809年,当时还是监察御史的元稹奉旨出使东川。
这年三月,满院的海棠娇艳欲滴,浣花溪边的桃花灿若云霞。
薛涛的好友严绶突然来了,他说他回京述职,出任尚书右仆射,受人之托捎一封信来。
信是元稹写的,他当时授监察御史,正出使东川,约薛涛在梓州(四川绵阳)相会。
元稹的名号薛涛岂会不知,十五岁明经及第,二十三岁登吏部科,二十八岁高中进士,任过校书郎、左拾遗与河南尉,官职不高却才名在外。
他《会真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凄凉爱情故事早已传遍大街小巷,薛涛正好奇这是怎样一个人呢,于是欣然赴约。
在码头,看见元稹的第一眼,薛涛就怦然心动,毕竟像这种又高又帅又有才华的人哪个女子会不动心呢?
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她明明知道元稹是有妇之夫,而且两人地位悬殊,一个40岁,一个31岁,一个是朝廷要员,一个有过官妓过往。但她依然不管不顾,如飞蛾扑火般向元稹飞去,不顾一切。
元稹为什么会迷恋上一个比他大十岁的老女人,可能是因为他惜才惜红颜知己,也可能因为他多少有点恋母情结。
《新唐书》说:“稹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
元稹八岁丧父,家境贫寒,是母亲一手带大的,从这看来多少有点可能。
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如胶似漆,写起诗来也是双宿双飞的,不信你看。
身骑骢马峨眉下,面带霜威卓氏前。
虚度东川好时节,酒楼元被蜀儿眠。
——元稹《好时节》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薛涛《池上双鸟》
可那时元稹年轻气盛,意气风发,雷厉风行,办起公务来那是激情澎湃。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元稹《使东川·南秦雪》
办起案子来也是毫不含糊,白天加完班晚上接着加。
满眼文书堆案边,眼昏偷得暂时眠。
子规惊觉灯又灭,一道月光横枕前。
——元稹《使东川·望喜驿》
他弹劾了许多不法官吏,最后还拿刚刚去世的东川节度使严砺说事儿。
元稹“按狱东川,因劾奏节度使严砺违诏过赋数百万,没入涂山甫等八十余家田产奴婢。时砺已死,七刺史皆夺俸,砺党怒。俄分司东都”(《新唐书》)把东川府搅得沸沸扬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