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被贬终诏回,一夕回朝却如梦-第2/3页



    \t在游山玩水之间柳宗元不知不觉写下了永州八记,分别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t在永州,柳宗元治愈心情的方法,除了游山玩水还有读书。不信你看,这家伙直接写了一首诗,诗名《读书》。

    \t他在诗中说:“读书是为了使自己快乐,而不是为了名利。还奉劝世人要珍惜大丈夫的六尺之躯,不要被名利所驱使啊。”

    \t乍一看这哪是要教大家读书,简直就是变着法说:“你们这些权贵,都是小人。”

    \t这正说明柳宗元没有骗大家,他心里还是没有忘记曾经那个伟大的梦想,只是这些年他流的泪多了,连同那份傲气也一块流去了。

    \t看似早已隐匿山水,不问凡尘只求真谛,但他自己却说:“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淑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t意思就是告诉大家虽然“永贞革新”失败我被贬永州,但初心不改,只是通过描摹自然来寻求真谛而已,若是朝廷需要我,我立即拍马赶到。

    \t814年,被贬永州的第十个年头柳宗元真的接到了朝廷的诏书,一时高兴的连忙赋诗,“我现在就像身处美梦之中,比苏武归朝还要兴奋。”

    投荒垂一记?新诏下荆扉

    疑比庄周梦?情如苏武归

    \t途径汩罗江时,又情不自禁赋诗一首。

    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汩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当年被贬永州时,我就没像屈原那样绝望,因为我坚信,自己迟早会再被朝廷起用。希望汨罗江的春风助我早日回到长安,而我定努力报效朝廷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t815年正月柳宗元回到长安,早春二月,长安溺桥柳丝轻拂,驿路两旁鲜花盛开,柳宗元无限感慨地写了《沼追赴都二月至溺上亭》。

    十一年前难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站开花处处新

    十一年前我是南渡灞水之客,如今则是四千里外北归之人。诏书赶在春暖花开时送来,归路上万物复苏,仿佛预示着我也将迎来新的命运,曾经的抱负在这一刻重新燃烧。

    \t然而命运弄人,柳宗元等人回到长安后在朝廷引起了激烈的争议,以韦贯之为首的一些大臣主张留用朝廷,而以武元衡为首的却坚决反对。

    \t此时刘禹锡一首嘲讽权贵的《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打破争议,对他们余恨未消的唐宪宗(柳宗元在立太子时未支持唐宪宗)最终听从了武元衡等人的意见,将柳宗元等五人,重新贬谪到边远地方去。

    这具体是个什么事呢,原来元和九年(815年),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奉诏回京,终于等来平反,日子好像又好起来了。

    \t次年三月,正好是一年中最美的春天。

    \t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

    \t从前他们在长安,长安的市民们喜欢赏牡丹,每到牡丹花开的时节,都引得人人蜂拥而去观赏。

    \t可十年过去了,长安还是那么繁华,只是这年牡丹园却有点冷清,门票免费都没几个人。

    刘禹锡一打听,才知道最近长安出现了个新晋的网红景点,叫玄都观。

    据说有个道士在里面种了上百亩桃花,景色十分壮观,好多长安市民都放着牡丹花不看跑去玄都观看桃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