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证物证-第2/2页



    朱厚照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一门四代进士”全国仅十四例,秀水屠勋、屠应埙、屠应坤、屠应埈、屠仲律、屠叔方、屠谦,“四代七人”为其中之一。

    不仅如此,屠氏一门还出过五名御史。屠勋曾任都察院副都御史,其孙屠仲律、叔方曾任监察御史。而同为一族的屠奎、屠垚(屠勋父屠机与屠奎、屠垚祖屠桢为亲兄弟)也曾任监察御史。“一门五御史”比“一门七进士”在大明更属罕见。

    屠勋在弘治十年迁刑部右侍郎。自己那个便宜舅舅寿宁侯张鹤龄与河间民争夺田地引起诉讼,屠勋奉旨核勘,进言:“母后族与细民争尺寸土,失大体。”老爹采纳,终以田归民。这起困扰明王朝数十年的官民土地纠纷案最终尘埃落地。

    在朱厚照的印象中,屠勋是个办事公道、清正廉洁的官员。

    只是不知道屠勋现在站出来,是为了他曾经的同僚说话,还是为了秉持公正?

    “爱卿请讲。”

    朱厚照看到这个浓眉大眼的屠勋往前走了一步,“臣以为,户部侍郎刘思贤私贩贡品一案,太子已查明事实,且人证物证俱在,已经可以定罪了。”

    朱佑樘点了点头。

    屠勋又说道:“至于与案件相关人员,可交与刑部来查,臣必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朱厚照一脸郁闷。

    若非你屠勋长得浓眉大眼,我都要怀疑你是来抢功劳的了。

    正想说话,却见老爹投来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朱厚照这才按耐了下来。

    “太子渐渐年长,且此案也是由太子牵头。朕准备,此案还是交由太子负责,东厂和刑部配合太子办案。”

    文官们一听,心中骇然。

    “陛下,万万使不得啊!”

    “陛下还须三思啊!”

    一直以来,弘治皇帝都以仁德出名,可眼下却让众人怀疑,是不是太子给皇帝灌了什么**汤?

    区区十岁小儿,竟想执掌生杀大权,这还得了?

    朱厚照才不给这些文官再说话的机会,清脆又大声的喊道:“谢父皇。”

    “既如此……”

    朱佑樘话还没说完,就见一个小太监快步走来。

    小太监在贺能耳边小声说了什么,贺能脸色微微一变。很快恢复了正常。

    这一幕被朱厚照尽收眼底,估计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了。

    贺能在朱佑樘旁边附耳说道:“陛下,刘思贤兄弟二人在天牢自缢了。”

    朱佑樘愣了一下。

    刘思贤?儿子亲自抓的那个?

    怎么畏罪自杀了?

    “今日就到这里,退朝。”说完,便匆匆离去。

    “臣等恭送陛下!”众人面面相觑,在散朝路上忍不住讨论。

    朱厚照吩咐了刘瑾几句,就朝着老爹的方向急匆匆追了出去。

    看样子,是天牢那边出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