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白云剑-第2/3页



    周天一摇着他喊了几声,采郎终于认出这是多年未见的姐夫,“哇”一声扑倒在他怀里,像个孩子。问了半天,才知道,这后园的坟丘竟是自己恩师兼岳父的坟茔,而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早已在四年前都已经失踪了。周天一跪在师傅门前。心里是哀痛不已,几年未回,一切已经是物是人非,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孰能料得?

    问了半天,才搞清楚,四年前襄阳王找到了这里,请老爷子出山,去训练湖山岛寨的流寇,老爷子严辞拒绝,一世英名岂可再去蹚这混水?且早已厌倦了公门。襄阳王派来得人便走了。哪知没过几天爹爹不在,竟有一个年轻人带了几个武士将采郎打个半死,将姐姐和外甥掳了去。爹爹猜想定是襄阳王胁迫于他,便让采郎将养着,独自一人去了襄阳,过了几日,受了重伤回来,迁延了半月,终于不治身亡。死前也未多交代什么给采郎,只叮嘱他不可随意杀伤人命,在这里等周天一回来。让采郎七宝诀谱埋了起来。

    这坟前荒草掩着鼠洞,枯叶落满后园,连个碑都没有,师父众多弟子,却无人来点个香烛,烧个纸钱,添土培茔,身后一片狼籍。

    采郎爬起来在在师傅坟前扒腾起来。采郎力大,一会儿功夫,已经露出棺材。

    周天一急忙制止道:“这是爹爹的坟茔,不可妄动。”采郎摇头晃脑,不听阻劝,不多久,扒出一个油皮包,里面有个盒子,盒子里还有个捆扎紧紧的油皮包,再打开,是手刻在一片片竹简上的武功心法。还有一匹锦绣软绢,上面刻的都是图谱,有拳法,剑法枪法等。

    周天一一看枪法,自然熟悉,皆是师傅曾教我过的。可没料到,神枪门拳剑功夫也是高深莫测。自己只学了枪法便急欲征战沙场。内功心法倒是未曾间断,时时练习,这七宝诀内功心法需要静下心来方能大成,创立这心法的七宝大将公孙扬征战沙场,百战百胜,可丝毫不为功名束缚,功成即退,潇洒倜傥。这七宝诀也是如此,需要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之事方能得其精髓。可世代门人征战杀伐功名心重,无人静下心来领会公孙扬的苦心。况沙场之上与江湖厮杀不可同日而语。门人们一心研习实战的枪法战术,内功心法却未有深入。故此该门派得名神枪门。

    周天一此时心灰意冷,没了功利之心,翻阅之下,大感本门派功夫精深。正自细看,油包里掉出一块细绢,上面血字若干:

    某多年留恋林泉,一派门人入于公门,却无一善终,意冷心恢,上不能发扬门派,光耀先祖,下不能保全子孙,女儿流落襄阳,养子孤苦遗世,牧苏罪人也。杀我者,金灯也!天一归来!天一归来!

    周天一一看正是岳父手书,看看采郎满身土尘颠配流离的模样,岳父惨死,妻儿失散,悲从中来,自己满门被诛,岳父手书盼望自己回来找寻妻儿报仇雪恨,再也抑制不住,仰天大哭。

    哭了一通,止住了悲伤,收了七宝诀,找不到锨铲,便用双手将坟茔四周的杂草拔了个干净,找了个大石板,用风云剑削成墓碑,刻上“岳父恩师公孙牧苏位”字样,将墓碑埋了一半在土里。又用手一捧捧的往坟上添土。采郎也跟着抓土添坟。待收拾好了,又哭了一阵。便想着去找寻自己的妻儿。

    带了采郎往襄阳而去。一路上问采郎妻子如何被掳了去,师父如何被什么金灯的人打伤致死,采郎也讲不明白,遂不再问了。采郎从小对周天一依赖,见姐夫回来了,兴高采烈,形影不离的跟着他。

    到了老河口,周天一给采郎换了身衣服,好好的让他吃顿饱饭,看他吃饭的样子,觉得自己这些年根本未尽到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心里很是惭愧。买了匹马,可采郎死活不骑,周天一骑马,他反而喜欢上了周天一的大铁枪,倒拖着大铁枪,跟在马后,奔跑迅速,只要乌骓马不奋力疾驰,他倒丝毫不落后。采郎自小也常受公孙牧苏的教诲,于本门内力有些修为,况为人憨直,心思单纯,竟不自觉间小有所成,长力十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