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胜负已分
这梅丘派本是个小门小派,只在地方上有点名气,却从未做过什么名扬江湖的大事,比之杜子腾执掌的泊罗派差了十万八千里,因此知道的人并不很多,杜子腾只听说过名字,对其知之甚少,自然也不怎么客气。
却见人群最外围一个儒生打扮的中年人带着十几个弟子,抱拳笑道:“在下梅丘派掌门闻子多,与众位有礼了!”众人见状为他闪开一条道路,然而他只向前两三步,停下又说:“杜兄此言差矣,这擂台的规则众人皆知,只以武功论胜负,却并不论年纪高低。眼下劣徒向杜兄挑战,杜兄如若不想出手,不妨将擂主让出,岂不两全其美。”
台下众人均想,你说得如此轻巧,莫说杜子腾守了这擂台五六轮,只想那泊罗派为攻此擂前前后后伤亡弟子也有十余人了,自然是打得势在必得的主意。想凭三言两语夺得擂主,岂不是痴人说梦。
杜子腾听罢更是怒不可遏,大声叫到:“好!好!那我就出手教教你们梅丘派江湖规矩,可莫怪我以大欺小!”
“那就有请杜掌门高抬贵手了。”少年言语依然带着些许笑容,说罢拔出腰间佩剑,垂在地上,等待对手发难。
杜子腾虽在气头上,但毕竟一把年纪,顿时恢复了理智,心下暗道,这梅丘派不知是从哪冒出来的,也忒的没有名气,使得哪路功夫我可是毫不知晓,但从这小子上台的这手轻功看来,怕也是偏迅捷灵巧的路子,我不妨先守好根本,探清虚实再定夺。
想到此处,杜子腾便打了先守后攻的念头,对李步青喝到:“小子,咱俩差着辈分儿呐。你先出手攻过来吧!”
李步青也不搭话,慢慢抬起手中长剑,指着杜子腾,一步一步朝他走去。杜子腾一生大小实战几百次,却从未见过如此武功,心道这怎么可能伤得到人,一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待到李步青走近跟前,杜子腾仍是一招“直捣黄龙”,挺枪便向他胸口刺去。然而这次却是虚招,未等枪招使老,只见他向下一矮身,前手上托,后手下按,枪尖由刺变挑,变为一招“芙蓉出水”。此招算是枪法中极为普通的变化,但胜在实用,接招者若不明就里,又或一时慌张,在“直捣黄龙”举剑将枪尖向上挡,则招式一变,势必使不上力而被挑中面门。如若对手侧身闪躲,则自己已先矮身蓄势,转步横扫抑或向后跳开,均可随机应变,是出手试探的方便招式。谁知李步青既不抵挡,也不闪躲,反而低头钻到杜子腾枪杆之下,这向上一挑便也挑了个空。杜子腾心中顿时大叫不妙,这枪招变化,式样无数,他怎知我定是上挑?眼下我空门大开,又被近身,长枪浑然无法施展。于是他急忙向后一垫步,枪招来不及收住,只好右手松枪缩回身侧,左手微松滑至枪尾。哪料到李步青竟后发先至,伸出双指戳在杜子腾左手尺泽穴上。杜子腾手臂穴道被点,再难抓握,手一扬,长枪高高抛上空中。
杜子腾暗道今日算是栽了大跟头,在个无名门派的小字辈手上出了洋相,须得把脸面讨回来才是,长枪已失,若想取胜只好使用拳脚功夫。他在这一回神间拿定了主意,便立即变被点中的左手为掌,以掌缘切其手腕,右手同时向李步青手臂抓来。这一招正是少林派广为流传的小擒拿手中的“金丝缠腕”,虽然不是奇招,但少林派武功冠绝天下,加之杜子腾修习多年,也颇有些威力。
李步青见他陡然变招,却毫不惊慌,非但不加闪避,却向前迈出半步,将手肘向前反弓,眼见着杜子腾探身捉他手腕,胸口竟直直撞在他肘上。杜子腾本就在后跳的势头上,步伐尚未调整,全指着上身平衡,这一撞险些令他向后仰倒。幸得他功底扎实,一个骑马蹲当扎在地上,兀自摇晃。李步青手中长剑此时虽施展不开,却将剑柄倒转过来握在手中,身子一转随手敲在杜子腾右膝盖环跳穴上。这下杜子腾终于站立不住,仰天摔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