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选择福利厂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华夏大地,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为了能跟上社会前进的脚步,张心玲特意去了一家电脑培训学校,她报了一个办公自动化的班。越来越显得安逸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冲淡了张心玲心中的痛。身体上的残疾也不再那么强烈的折磨着她的内心了,她已经能够正视别人对她的另眼相看了。很多人善意的和她谈起她的残疾时,她也会很平静的回应。是啊,残疾不是犯罪,干嘛要把自己弄的像个犯人一样的狼狈呢。

    或许,别人并没有看不起你,只是你自己的内心自卑,若是带着这种心态,别人做什么,你都会觉得别人带着别的目的和意图。其实,人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活出自我,问心无愧,根本没有必要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总是在乎别人的看法,只会让自己不快乐,只会把自己困住。事事都在乎别人的看法,只会失去自我,然后依旧活不成别人口中的样子。

    国家逐渐加大了对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可以自食其力的残疾人如果去福利单位上班,单位就会给这些残疾人缴纳包括养老金在内的多项保险。这是国家关心、关爱残疾人的利好政策。张心玲一改以往对福利单位的抵触情绪,她决定去福利厂上班,养老保险对她来说很重要啊,那就意味着老有所依了。她坚信,以自己的条件,她可以胜任很多工作。

    一家模板厂的老板接待了她,看到张心玲的残疾并不严重,读过书,还懂电脑,就让她做了保管员。

    模板厂的老板叫刘永福,他中等身材,长着一副不怒自威的大长脸,给人的感觉是这个人狂妄不羁,很难相处,而事实上,他也真是这样的人。

    “小张啊,以后你就负责模板的入库、出库、装车和仓库管理,有什么不明白的就找小王带带你。你就放心在我这里好好干,只要你是人才,我们这里会给你提供成长的舞台。”这个模板厂厂长看着凶神恶煞的,不过说话还算和气。

    “谢谢厂长!”张心玲礼貌地回答。

    一份工作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搞定了,内心准备的所有面试技巧都派不上用场了。也许,残疾人找工作,可能只要看你能干了活就行,根本不用竞争上岗。

    张心玲的眼前突然出现了曾经的一幕,韩二姐坐在她家那个铺着破旧炕席的土炕炕沿上,用那双殷切的眼神望着她,希望得到她肯定的答复。而母亲站在那里,也正用一种无限期待的目光望着她,她当然知道母亲其实是很希望她出去工作的。可是,当时她内心藏着挥之不去的怨念,还有一种要与母亲拧着干的扭曲心里。当她看到母亲失望又失落的表情时,她心里还滋生出一种报复的快感。

    她曾经愚蠢地以为,自己就是活给母亲看的,她的心情不好,那就都不要好好活,她要搅乱这让她感觉痛苦的生活。时间的车轮滚过无数不堪回首的记忆,母亲离开了这个让她伤心欲绝的世界,毫无留恋之情。如今,她也终于明白了,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她都是在为自己活着。她真的后悔,当初,她为什么就没听母亲的话,去福利厂上班呢?如果,那时候她就上班挣钱,也许母亲不会含恨而终,她也不会失去爱她的母亲,她现在也不会如此孤单!所有的一切,都是她作出来的,她也为曾经无知的自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她一定选择听母亲的话,做个好孩子,因为那个母亲爱她简直胜过爱自己,生活在母亲的庇护下,她一定是幸福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每想到那个场景时,她都羞愧难当。多么可笑又愚蠢的举动啊,自己没有能力与残疾抗争,没有能力与困窘的现实生活抗争,只能去伤害无辜之人。

    而她在多年以后,又走进了福利企业,如果天堂里的母亲看到了,会不会嘲笑她,对她嗤之以鼻?曾经的伤痕太过沉重,以至于生活中还处处留有曾经难以磨灭的痕迹,挥之不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