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朝纲祸乱 外贼现



    乱战四十年,天下大宁。大宁国,承载了天下百姓的夙愿,攘外平内,养民戍边经历了一代人的发愤图强终于屹立在整个大陆的最东方。

    大宁历经宁高宗祖皇浦九淳、宁武帝皇甫世杰、宁文帝皇甫安德、宁昭帝皇甫康隆、宁元帝皇甫正志六朝,传到宁现帝皇甫兆恒手里共传七朝。

    宁现帝靖元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天现异象,江北酷夏炽阳如火滴雨未降;江南六月飞雪,大如鹅毛。连续两年豫州千万良田、江南千万水田颗粒无收,百姓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大宁江北流民四起,各府治纷纷遭受冲击,中小府治、县治纷纷失守。冲入城内的流民打、砸、抢、烧,一些不法之徒更是趁火作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流离失所纷纷四处逃难。

    朝廷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不惜违反边军永不入中原的祖旨,秘密抽调凉、幽二州的边军的改换为府兵军装入中原平乱。百战老卒近八成被调进豫、冀、青三州。边军面临无人可用的境界。

    于是凉军开始疯狂的补充,抓丁抓到十几岁的男丁都被充军入伍。整个大宁疆土在战马的马蹄声中颤抖着、喘息着,蜕变着。

    大宁帝国西疆,十万荒山,狼头山。

    此山高百丈,绵延近千里,终年仙气缭绕,子时得阳气,丑时闻鸟鸣,人皆谓仙山。

    山上古木狼林,奇珍异草、飞禽走兽种类繁多,整个大宁帝国的裘皮资源一多半都出自于此。山的阳面驻扎着边军的四营兵士,游赤军、破甲营、守山营、山鬼营。

    边军秘密入府军剿匪那几乎是碾压的趋势,不论将卒所过之处均有不小的油水可捞,杀匪肥兵的事屡见不鲜。

    久而久之为了能抽调去中原剿匪,边军军卒动用兄弟之情者有之,动用裙带者有之,动用银钱者更是比比皆是。

    游赤军牧宗坤,凉州人士,靖元二十六年春入伍,白丁出身,大宁凉州狼山游赤骑第九伍三年老卒,无有银钱又不善交际,最后只得独守营盘。

    游赤军属马上斥候,乃是一军人马的耳目,故而督长每隔一月都会命手下伍长在新兵营抽选精明强干者充实,今日牧宗坤就是来挑选新兵的。

    大宁军制,游骑十二人一伍,伍长一人,弓手五人,短枪手五人,长枪手一人,长袭马人手一匹,弩机人手一个,大宁马刀各一柄。

    牧宗坤在军伍处早早就碰见了自己的同村族弟牧宗虎。这个只有十五岁的黑大个,天生神力膀大腰圆,偏偏自幼随父亲跟随通商马队往来蒙地,御马之术更是纯熟,妥妥的天生一个长枪手。

    选定了长枪手,他又在十几日内将短枪手及长弓手一并选齐,这些少年人大都是凉地儿郎,十之**均为军户出身,所以个个身体壮实,自幼耳读目染又对军伍甚是熟络,收拢起来顺利的紧。

    就在牧宗坤在一群少年郎里寻找最后一名游骑的时候,一身书生气的莫无为来到了他的面前,躬身施礼面带微笑的问:

    “在下荒州莫无为,这位大人可是在挑选游骑?”

    牧宗坤打量了一下这个稍显瘦弱的俊朗少年,心下并不钟意,问道:

    “正是,我身后十人有臂力超群者,可执长枪,有自幼狩猎者,可为弓箭手。你身梁单薄,臂膀无力,似是文人,要你何用?”

    牧宗坤的小视,莫无为并不恼怒,自身后摘下一柄长刀,依旧是一脸人畜无害的笑着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人可否赏脸对拼一刀?”

    牧宗坤扫了一眼那刀,身为三年披甲老卒,他一眼就看出对方手里长刀的不俗,眸子里有一抹光闪过,点点头,手里凉军军刀出鞘,双手持刀拉了架势,沉肩横扫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