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最后的机会
秦玄凌走后,她也不想再睡了。
洗漱过后,用罢早膳,她想着那龙骨的事儿,便叫人准备了马车,她带着丫鬟上了马车,径直去往万香楼。
至于皇上那边如何交代,她很是放心,秦玄凌定然能处理得很好。
秦玄凌于早朝时,宣读了那传位诏书。
朝臣们先是一番震惊,但见秦苍一副钟鸣漏尽的模样,连喘气都费劲,也不好说什么皇上万万岁之类的话......但是对于兄终弟及和子承父业又进行了一番争执。
只可惜,如今大顺实在没有上得了台面的皇子了,废太子要弑父,三皇子断了腿......再说到二皇子时,满朝文武齐齐的沉默了,都是在朝为官的,自然知道,若是庸人掌握了政权,那是一场多么大的灾难!
于是便只好对禅让皇位这件事,闭了嘴,转而想想,这大顺如今,除了摄政王,也再无旁人撑得起来了,好歹摄政王恶名在外,叫大顺无人敢欺!
只是这旨意下得太过匆忙,总要给礼部和内务府准备的时间,譬如说,赶制皇上的龙袍,挑选登基的吉利日子,改国号,安置太上皇与太上皇的后妃们等等,可有得忙了。
而给云羲和招亲择婿这一事,秦玄凌大手一挥,国事要紧,待忙完这一阵,再去问询郡主的意见......于是众人也都十分默契地沉默了下来,将这件事搁置不提。
本就忙得四脚朝天了,谁也不愿意再多一桩事情啊!
至于那些在招亲大会中榜上有名的青年才俊们,那就更好处理了,从君子六艺中选拔出来的才子,简直就是给朝廷送上门来的可用之才啊!
愿意留下来等的,便领了朝廷的差使;有旁的念头的,也领了赏赐,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一时间,亦是没有什么怨言。
虽然事情多,但秦玄凌仍旧是处理井井有条,只是这一整个白日就困在了宫里。
——
鸿胪寺中。
拓跋奎坐在椅子上,有些不耐烦地敲了敲扶手,“怎么还不来?”
赤川立刻道,“人上了年纪,走得慢。”
拓跋奎脸色不好看,“这是寡人最后的机会了。”是他大意了,以为秦玄凌会在皇位和姐姐之间做选择,却没想到,他根本就将此事搁置不提了。
但以他这些时日对秦玄凌的了解,不用猜也知晓他定然有后招......哪还能等到那个时候啊?若是不结盟,便再没有在大顺待下去的理由的。更何况,拖得越久,姐姐用情越深,就越难带她走。
姐姐......
“属下让人催一催。”赤川正要离开,正好人就已经来了。
那是一位面容慈和的老人,一身宫装打扮,是太后身边的桂嬷嬷。
她抬头看了拓跋奎一眼,这位平时连秦苍都会给三分薄面的老嬷嬷,竟然立刻就跪了下来,声音颤抖,“……君上……”
“桂嬷嬷,身体还好?”拓跋奎问完又抬了抬手,“起来吧,你是大顺的人,不必跪我。”
“……”桂嬷嬷却是跪着不动,“……永德帝姬当年,对奴婢一家有救命之恩,若不是帝姬,奴婢一家数十口早已死无葬身之地,奴婢也不能忘啊……”
拓跋奎笑了,“母妃当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难为您跟在姜太后身边这么多年,心里还记着我母妃。”
桂嬷嬷沉默了。
“嬷嬷,我都知道的。”拓跋奎声音温和,“我母妃当年与姜太后有些冲突,您也是知道的。我母妃后来九死一生,其中也少不了姜太后在秦天吹的枕头风......”
桂嬷嬷面露不忍,她虽是自小服侍姜太后的......但更早的时候却是先蒙恩于永德帝姬。
如今拓跋奎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想借她的手,对姜太后做些什么吗?
桂嬷嬷咳嗽两声,喃喃道,“帝姬后来的事情……奴婢也听说了......斯人已逝......”
拓跋奎却道,“不,母妃没有死。”
说着匪夷所思的话,但他的表情却是无比认真。
桂嬷嬷只当是他年幼丧母,对母亲太过怀念,也并没有放在心上,问道,“您想要奴婢做些什么?”
拓跋奎顿了顿,慢慢道,“你放心,我不是要让你对姜太后下手。我母妃当年亲手雕刻了一对桃木人偶,本是赠与秦天的......只是他将那人偶送给了姜太后。你将那对人偶带出来还给我可好。”
桂嬷嬷松了口气。
原来只是太过想念母亲了,想要一点念想啊......那对人偶嘛.....她是有印象的,仿佛是太后娘娘很是不喜,将其一直扔在榻下,还不准人收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